趁著這幾個月來短暫的和平,史辛把全部將領分批送去靈島升級。
第一批去的人有張繡,三大副軍師,王越,高順,陳宮,黃月英;第二批去的有潘鳳,史阿,張媚娘,袁熙,顏良,文丑,高覽;第三批是武安國,管亥,廖化,張燕,徐榮,波才等人。至于王修,審配,逢紀這些文官,一來還沒輪到他們,二來沖鋒陷陣用不著他們,倒也不急。
靈島自史辛他們去過之后,變得熱鬧異常。有時甚至太熱鬧了,潘鳳,武安國,管亥等又是粗人,吵得呂布不勝其擾,忍不住出手教訓了兩下,這才老實下來。
值得一說的是呂布,經過半年時間的修煉,修為已經漲到六等,就跟坐上火箭一樣。但現在修為仍嫌不夠,暫時還派不上用場。
這些人的修為有低有高,水火二戰的屬性也不盡相同。史辛想了個辦法,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水火二戰低的從神山中間往上下兩端開始修煉,火戰完成再到水戰。
這個方法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史辛陣營的將領修為得到一個整體的提升。
到了現在,三批前去修煉的人全部回到中原,正是躊躇滿志,一展身手的時候。
第二日,史辛帶著將領們出發青州。早在之前,他就跟四位軍師部署好,分兵守住各個要道,要不是等馬超的伏波騎回來,他早就回去北海了。
此時離劉禪軍公布攻打青州的時間還有七天,史辛將會在七天內回到北海,再從北海馬不停蹄地趕往兩軍交戰的地方,石泉縣。
石泉縣位于青州高密國和徐州瑯琊國的交界之處,行政劃分歸青州管治。這個地方離北海和下邳都不算遠,方便兩軍決戰。
劉軍需要分兵鎮守豫州,因此十萬兵最多能抽調六萬出來,而史軍也差不多,因為要同時防備曹操和司馬懿,十三萬兵中也抽了六萬出來。
大體上說,兩方兵力旗鼓相當,而且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但說到底,史辛從整體戰力上還是優勝一些,因為他有陷陣營,五行營,以及神秘之師伏波騎。
但幾個月前史辛才有過一場大仗,多多少少都有點疲憊。但史辛也很無奈,誰叫自己實力強勁,總是被人攻打?
不招人妒是庸才,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此時孔融已經去了北邙山養老,北海的軍政暫時還是交在王修之手。這位前世對孔融忠心耿耿的文臣把效忠對象轉為史辛,更加戰戰兢兢,把北海打理得井井有條,基本上不用史辛操心。
真龍杖則還是由黃月英保管著,史辛很是放心。
史辛這邊人才濟濟,星光熠熠,勇冠三軍的趙云,周泰。能控能輸出的諸葛亮,更有攻防控全面的張寧。算上史辛共有五個八等脈師。
圣女蔡琰,江東雙壁孫策周瑜,西涼錦馬超,王越五人到了七等巔峰,離八等只一步之遙。其余如賈詡,高順,陳宮等人全部升上七等七重以上,連差一點的張繡,顏良,文丑也有七等六重。潘鳳,田豫,馬岱這些能獨當一面的大將,到了這里就算差一點的了。
當然,史辛不會把這些人全部安排在青州戰場,只選了全部八等脈師,蔡琰,孫策周瑜,馬超以及各自的副將,還有就是新加入的張任嚴顏,以及副統帥徐榮。
賈詡,王越,顏良,文丑等人則全部分散在三州其他各處,一邊招兵買馬一邊防備司馬懿和曹操。
賈詡率三萬軍留守鄴城,作為河北的總調度。這是沮授田豐特別請示的,而兩人則分別在冀州西南部,各領兩萬軍和若干戰將守備。
他們很清楚,雖然史辛人前人后都顯示出對他們的絕對信任,但其他人未必這樣想,是需要時間和功勛的積累的。為了確保前線人員的心無旁騖,他們選擇了暫時離開鄴城的做法,這無疑是聰明的。
還值得一說的是,趙云早在一個月前就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