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傳令兵被灌了很多酒。
本來董卓派來的傳令兵很機靈,一開始抵死不喝,并連聲催促陳宮快點回信,但都被守帳士兵擋了回去。人在屋檐下,不喝酒就是不給面子,陳宮派去招待的人又嚇又哄,尚未公開撕破臉皮的對方不好發作,只好從淺嘗即止到越喝越多,到最后醉倒,如果不是董卓另派人來催,他都醒不了。
好不容易把回信拿到太師府的時候,天色已經入黑。
李儒把第一個傳令兵罵個狗血噴頭,之后打開回信一看,頓時一頭霧水。賈詡接過一看,上面大概寫著:關東諸軍勢大,并州軍必須全力以赴,全軍出擊,才能保證關中萬無一失。請太師批準。
賈詡和李儒一時猜不出陳宮什么意圖,都在想:陳宮沒有那么蠢啊,本來以為五萬軍隊肯定會推三阻四,怎么反而提議全軍盡出呢?
兩人商議到半夜,只能同意陳宮的申請,靜觀其變。到早晨的時候,再一道軍令發出,這次由涼州軍高級將領董承來親自完成傳令,并一再交代,南軍營不需再另行上報,立即出發。
賈詡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看著外面蒙蒙亮的天色,喃喃道:“再不出發,時間就變得很急促了啊。”
董承火急火燎地趕到呂布的中軍大帳,交出軍令,正想催促。豈料軍帳外面突然變得飛沙走石,電閃雷鳴。半刻鐘后,傾盆大雨傾瀉而下,看得董承口瞪目呆。
“這……”
董承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
“哎呀,只能再等等了!”
陳宮一臉可惜,心里卻樂開了花。“不過,諸葛亮這小子真的神了,難道真有預測天氣的本領”
董承是一個清秀的青年,在一個個膀大腰圓的西涼軍將領中顯得非常特異。但由于他是董卓的遠房親戚,又很早就加入董卓陣營,因此大家都很尊重他。更難得的是,董承是除了雙毒士之外,在涼州軍中算有頭腦的人物。
由于董承在涼州軍的特殊位置,陳宮親自來招待,但如今事事都要他決斷,喝酒顯得不合時宜,喝了幾杯之后匆匆告辭,臨走時拉了臧霸來作陪。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脈師等級六等七重,脈器為雙手短刀,實力排在呂布八健將的第二位,位置僅次于張遼。要是在前世,臧霸起于黃巾起義之時,后歸順呂布。自白門樓事件后,投靠曹,在曹營建樹頗豐,直到曹叡時期才逝世,是一個長壽又得善終的人物。
臧霸在呂布軍是實權人物,在臧霸盛款待下,董承喝了幾杯酒。見臧霸又要敬酒,董承不悅道:“臧兄弟,明人不說暗話,你這樣讓我喝酒,可是有什么目的?我可聽說,上個傳令兵被你們灌醉了,耽誤了大事,差點被太師砍了腦袋。我可不想重蹈覆轍。”
臧霸打個哈哈,猛搖其頭:“董兄
何出此言我看咱哥倆多沒聚,一時開心,因此多勸了幾杯。如果董兄覺得不妥,我們就不喝!但是外面這雨一時半會不會停,難道我們要你眼瞪我眼的,這也忒煩悶了點吧?”
董承嘿嘿笑著,飽含深意望著臧霸,“兄弟啊,這就覺得悶了?這以后可怎么熬啊?”
臧霸聽他話中有話,裝傻道:“董兄可是董家的人,居要職,等太師禪讓之后,官位肯定再上一個層次,當然沒有煩悶。我們可不同啊,還不是一樣要熬”
臧霸本想拍拍馬,豈料董承聽到“董家的人”后,臉色一變,仿佛要否認些什么,后來又忍住了。臧霸對董承的異常暗中留了個意,再勸酒時,董承卻怎么勸都不喝了,一言不發地坐在原地,怔怔發呆。
如果史辛在場的話,自然知道這位董承就是前世“衣帶詔”事件的召集人,獻帝的鐵桿擁戴者,聯合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等人密謀誅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