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氣體在太空里飄散開來,縈繞在這個區域,就像迷霧一樣,蘊含的熱量也隨著等離子氣團的飄散而逐漸消失了。
根據天文臺對塵埃物質的解析,科學家進一步證實,艾希星被完全毀滅了,固體物質全部轉化成了等離子氣團、粉末或顆粒狀碎片,繞著它的恒星旋轉,艾希建筑物和飛碟無一存活,艾希文明至此宣告結束。
得到這個消息,地球人類哭笑不得,不知道應該喜還是應該悲,每個人都害怕那個球形能量來到太陽系,給地球也安排上一手,很多教徒仍然向上次一樣,開始祈禱著上帝和神靈再一次地降臨地球,拯救人類,可是,這一次神靈還能拯救我們嗎?大家都不得而知。
聯合國已經無法給予科研人員更多時間了,索利爾秘書長聯合眾多國家,已經集中了地球幾乎所有的科研力量,組成幾萬個研究小組,共同研究光速運動。
由于艾希星給予的公式指引以及旅行者號的技術芯片,功夫不負有心人,地球研究小組終于在3451年1月研究出物質光化技術,并立即應用到剛剛建造好的宇宙飛船中。
這時候,聯合國首先組織一部分重要的人物率先登陸擁有光速技術宇宙飛船,逃離地球。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和火星上建造的宇宙飛船越來越多,聯合國不停地組織地球和火星的人類分批次化作光源,消失在宇宙深空。
兩年后,地球人類已經成功將2億多人送上了太空,但是聯合國覺得還是太慢了,因為地球和火星一共有1萬多億人,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建造宇宙飛船,所有人類離開地球預計需要1萬年的時間,但是,這已經是地球的最大建造速度了。
在選擇優先送入太空的人類中,聯合國將40至60歲的群體列為第一輪運送群體,因為他們比較年輕,未來還有至少200多年的時間可以存活,因為目前人類壽命平均可達300歲,而且在這一年齡段,這群人思想成熟,性格穩定,生命力頑強,具有很強的探索精神,非常適合延續人類文明。
在這一年齡段,還要優中選優,將有利于延續和發展人類文明的職業人群作為第一輪A型運送群體,比如:科學家、公共事業管理者、軍人、建筑師、醫生、環境治理者、職業農民、宇宙飛船技術員等等。
就這樣,地球不斷向太空輸送人類,一直度過了十五年,人類稱作這十五年,叫做人類逃離時代,在這個時代,地球人類集中了所有的力量只做一件事,就是大批量地建造太空飛船,把人類輸送到宇宙中。
可是人類無法逃避宿命,該來的還是來了。
放逐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