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個日日夜夜,依夢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她是個天才想象家,只要認定了一個目標,就永遠不會停止思考。
她認為,黑洞引力已經(jīng)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了,如果自己掉入黑洞,只是一味的利用反向的力與黑洞進行拉扯,是不可行的,因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與黑洞相等或大于黑洞的力,除非再造一個黑洞。
依夢順著這個邏輯,想了一個多月,她認為如果在進入黑洞引力視界之前創(chuàng)造一個黑洞的話,難度很大。
第一,一旦超體掉入黑洞,雖然沒有直接進入黑洞引力視界,但掉進去之前也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這段時間超體必須掉頭回去,如果不能掉頭的話,那么只能在這極短的時間里迅速創(chuàng)造出一個黑洞,與現(xiàn)有黑洞相互拉扯。
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說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顆恒星,假設(shè)能,一顆恒星要從中年期需要幾個小時將它演化為紅巨星-紅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這就相當于用幾個小時走完了正常一百多億年的恒星演化進程,那么這個文明將達到怎樣的技術(shù)等級和力量才能做到呢?
第二,在一顆黑洞面前創(chuàng)造另一顆黑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事情,因為恒星在這里就站不住腳,只要一顆恒星憑空出現(xiàn)在黑洞面前,就會立即被黑洞所拉走。
就算你可以使恒星演化過程縮短至幾個小時,但它也是物質(zhì)能量,演化的時候,它的能量會越來越大,反而使黑洞拉扯它的引力也越來越大、拉扯的速度也就更快。
所以,結(jié)果頂多就是恒星演化為超新星之前黑洞就已經(jīng)把它拉進去了,創(chuàng)造黑洞的工作開展不下去。
第三,假設(shè)你的技術(shù)很先進,可以在黑洞的面前創(chuàng)造出另一顆黑洞,幫你掙脫黑洞引力,但是,你還是逃不掉。
依夢推測,兩顆黑洞相互吸引,又相互吞噬繼而轉(zhuǎn)變?yōu)橄嗷ヅ懦猓兂晌团懦夤采呐R界狀態(tài),形成一個極端引力環(huán)境。
在這個環(huán)境里,兩顆黑洞由于極端引力而相互吸引,但又由于它們相互排斥而不能貼在一起,就會相互圍繞著開始高速旋轉(zhuǎn),在宇宙中激蕩開來,它們會翻江倒海,風(fēng)卷殘云的吞噬所屬空間內(nèi)一切物質(zhì)。
這個時候,超體或許有幸可以在兩顆黑洞之間搖擺,尚有一絲存活的機會,但是,極端引力環(huán)境最多可以使兩顆黑洞暫時保持對立,但二者絕不會被反沖力踢走的,換句話說,超體雖然可以避免掉入奇點,但是還是逃不出去,只能在兩顆黑洞之間跳來跳去,也無法進入正常時空里。
到最后,隨著某個黑洞吞噬的宇宙物質(zhì)和能量比另外一個黑洞多,使得前者的吞噬速度比后者的快,那么就逐漸拉大了兩顆黑洞的差距,最終,能量相對弱的黑洞會被相對強的徹底吞噬,超體也終會掉入奇點。
基于以上三點原因,依夢思考了幾個月,最終宣布,找到一個力與黑洞抗衡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難道世間真的沒有任何力量與黑洞一較高下的嗎?依夢起初不相信,但最終還是相信了。
掉入黑洞就真的無法逃出去了嗎?依夢覺得不能總想著用力來抗衡它,那只會讓黑洞越來越“興奮”,還是要用其它方法來破解。
過了幾個星期,依夢還是想不到其它方法,思維又重新回到宇宙兩面性,她認為宇宙兩面性是正確的,液體,它有酸性和堿性,地面,它有白天和黑夜,速度,它有加速度和減速度,重力,它有失重和超重,人類,有男也有女,甚至連數(shù)字都要正數(shù)和負數(shù),那么物質(zhì)呢?
依夢靈光一閃,難道說物質(zhì)也有兩面性嗎?
依夢覺得這個世界就是物質(zhì)和能量的世界,可是她從來沒見過與之相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不知道有沒有。
物質(zhì)?與之相反的到底是什么呢?物質(zhì)也遵循著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