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貨郎,我們賣給酒樓,也省事。”
沈老頭沉默了,細細想其中的聯系,越想越明白。
云氏也回過味來了,酒樓的客人多,比他們新開的鋪子客人多,賣給他們,無疑是最省事的。
半晌,沈老頭終于點頭。
“好,五十份就五十份。”
只要給酒樓需要的點心準備好,鋪子里的這五十份固定,這也大大給云氏省了不少事情。
原本的忙碌,好像一下子就不忙了,但神奇的是每天到手的銀子并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
沈老頭從一開始的忐忑,慢慢地放下心來,把心思都放在了糖上。
而在開業第五天后,糖迎來了第一筆生意。
***
元宵過后,正月十八,沈青云回到了百川書院。
令人欣喜的是,蕭老先生也出現了。
第一天的課,沈青云就見到了這位蕭老先生,還得到了他的指點。
“你的詩詞,比起你的同窗,要差,就這點學識,想要入仕為官,還遠遠不夠。”
沈青云以為蕭老先生這樣的大儒,會引經據典,一籮筐大道理,把人說的心服口服,完全沒想到蕭老先生會這么直白跟他說這番話。
許是看出他的不服氣,蕭老先生瞥了他一眼,“不認同我說的?”
沈青云恭敬道:“詩詞對人的文采和學識或許很重要,但說到為官治國,學生覺得并沒有多大影響,為官者,應該在政績上做出成績,為國為民,才堪稱官。”
蕭老先生搖了搖頭:“官場遠不是你想的那樣,為國為民,前提是你得站住腳跟,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波詭云譎,要是應付不來,又何來為國為民一說。”
沈青云一怔,作為一個現代人,他當然知道官場如戰場,多少賢臣良將死在奸臣手中,又有多少有志者難展抱負。
學校里學的那些詩詞,一般問表達了什么中心思想,十有八九都是詩人不得志,一生都在被貶謫,漂泊在外,最后客死他鄉。
沈青云捏緊了拳頭,問道:“可這些又跟詩詞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蕭老先生想要跟他道清官場的黑暗,這少年太年輕,亦太過剛正。
剛正過頭,就容易折。
年紀輕輕的,難的有這么好的天賦,蕭老先生不想他就這么被埋沒。
“詩詞是你的志向反映,以后你要是走上仕途,政見一致的,都能從詩詞里表現出來,你需要斟酌你作的每首詩詞,亦要清楚每首詩詞的目的,只有足夠謹小慎微,你才能走得更遠。”
良久,沈青云深深一揖。
“學生受教了,多謝蕭夫子教導。”
科舉:兒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