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了嗎,樂安公主死了。”
“哪個樂安公主?”
“還有哪個,不就是那個前朝公主。”
“好端端的,咋死了?”
“這說起來就有意思了。”說話那人嘿嘿笑了幾聲,臉上都是猥瑣之色,“你們知道童謠里唱的王大人不。”
“怎么又說到這個大貪官了,他難道跟前朝公主的死有關系。”
“嘿,你猜對了,聽說大貪官府里有個管家,這位管家又有個親戚,那親戚好像姓楊,他是樂安公主的老相好。”
“聽說了聽說了,這位前朝公主風流韻事可不少,聽說未出嫁之前就和一位公子私定終身,鬧得滿城皆知,之前京城被敵軍攻破,皇宮里的人都成了俘虜,嘖嘖嘖,皇后娘娘不堪受辱自盡了,樂安公主茍活就算了,居然還死性不改。”
“以前的就不說了,快說說樂安和姓楊的。”
“樂安公主和姓楊的前幾日在雅賢樓鬧事,被抓去了刑部,可能是被關在了大牢,兩人互相埋怨,聽說還互毆,姓楊的好歹是個老爺們,被其他人取笑,惱羞成怒之下失手殺了樂安公主。”
“天吶,真是什么事都有,好歹是個公主,居然就這么死了,看來人還得本本分分,不能男盜女娼。”
“死了好,死了好,不守婦道的都該死。”
一時間,眾人對樂安公主的死一片叫好,在他們看來,樂安落得如此下場全是咎由自取。
寶慶公主木然的坐在馬車里,耳里全是百姓關于樂安的拍手叫好。
她早就勸過三姐,讓她不要牽扯政事,落得如此下場又怪得了誰。
她們早就不是公主了,沒了父皇庇護,哪里還能像從前那樣尊貴。
馬車在刑部大牢前停下,小吏過來見禮。
寶慶什么都聽不到,一雙眼睛落在了棺材上,雙手握緊,幾乎是用了所有力氣,開口道:“打開。”
“死者安息……”
“打開。”
就在小吏為難的時候,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公主發(fā)話,你還愣著干什么。”
寶慶回頭,看到了原霄正朝著自己走過來。
“原大人?”
“公主殿下,下面的人辦事不利,該懲罰懲罰。”原霄嘆息一聲,“樂安公主的死是個意外,您放心,下官定不會放過殺人兇手。”
寶慶不想繼續(xù)裝了,直勾勾盯著他,“原大人,你真的覺得我三姐是死于意外嗎?”
“難道公主不信?”原霄打著官腔道:“樂安公主確實死于意外,可以找仵作驗尸。”
寶慶冷笑一聲,“我三姐好歹是個公主,死后被仵作開膛破肚,你覺得這樣妥當嗎!”
“是下官失言了。”
“大人不好了。”
這時,一獄卒匆匆跑來,看到原霄的時候仿佛看到了救星。
“何事這么慌張?”
“楊彬自盡了。”
原霄臉色一沉,哪里還顧得上寶慶公主,跟著獄卒離開了。
寶慶看著他們走遠,嗤笑一聲,“可真巧啊。”
身旁的丫鬟見她神色不對,小聲提醒,“殿下,三公主已經(jīng)死了,早日入土為安才好。”
寶慶目光轉(zhuǎn)到棺材上,心中一片冰涼,三姐參與政事,丟了性命,這哪里會是意外,是朝廷無法容忍了。
她找皇后娘娘求助,得到的也只是一句:順其自然。
其實她也沒有什么過分的要求,就是留三姐一條命,無論如何,在這個世上,她只有三姐這個親人了。
如今三姐已死,她留在京城還有什么意義。
寶慶看著禮部安葬好樂安公主以后,寫了一封信,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