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終于閑了下來。每天就是琢磨著吃什么,或者看閑書,王盼盼在廢品收購站的書,都讓她們用木頭搭出了一個小書架,方便翻閱。
而且,厲萍萍好像有囤物癖一樣,每次去鎮上,都去找書。村里孩子有一次發現了, 都和姜雨一起,來換書。
還會懂事的帶些小禮物,有時候是一朵野花,有時候是幾根柴火。
王盼盼她們不在意,但是也沒有大方到請那些孩子吃飯,最多就是吃些零嘴和糖果。
所以,村里人因為這件事情,或者說因為孩子開心,對知青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這天,劉宇涵出門,看見在外面晃悠的厲萍萍。他知道這人有錢,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下鄉,畢竟對她來說找個工作不難,難道真喜歡種地。
但是一想起她們都只是割豬草,又有些嫌棄了。
剛好面對面,他正好打個招呼,把今天晚上的事情告訴她,懶得去通知。
“厲知青,你在呀,那就好。村長讓我一起去接新知青,今天晚上我們請新知青吃飯,你們幾個也一起來,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啊,新知青,現在嗎,點長?”
“對,今天晚上,不要忘記。”
劉宇涵走了,厲萍萍趕緊回去。咋咋呼呼的敲門,這久天氣太冷,而且還會刮冷颼颼的風,一陣一陣的,門都緊緊關上。
“我回來了。”
“嗯,快過來烤火,我們在烤紅薯,馬上熟了,剛好可以吃。”王盼盼沒有回頭, 拿出一根小棍子,繼續翻紅薯。不然要成黑炭。
“我剛剛遇到了劉宇涵,他說要來新知青,讓我們晚上去吃飯,歡迎新知青。
哎,你們說這天氣冷成這樣,那些知青來也上不了工,他們吃什么呀?”
厲萍萍不明覺厲,雖然一開始覺得她來就上工,挺痛苦的,但是最起碼安頓下來,現在日子也好。
“管他吃什么,反正村里面會管的。不關我們的事情。”文藝無語,怎么這么喜歡熱鬧,難道是她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只是村里肯定又熱鬧了,畢竟知青一來,就占村里人的份額,村里人肯定不舒服。
而知青年輕氣盛,也不會受委屈。到時候有得鬧。”馬娟平時上工,單單聽她們吹牛,都知道村民看不起知青。
覺得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卻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還是先想想我們今天晚上帶什么回去合適?畢竟,我們和知青的身份一樣,不好鬧的太難堪。
東西少了,毛春桃話多。
東西多了,冤大頭。”王盼盼煩惱,以前一直住知青點,不用管這么多,現在出來了,兩方都得打好關系。
“走一步看一步吧。”
“那我去翻翻,我那里有什么東西合適,我們四個出一樣就夠了吧。”馬娟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合適,畢竟她就愛吃,而且天天聽村里人嘮嗑,知道不少潛規則。
“好。”
“紅薯好了。”
“好甜。”
知青辦。
“村長怎么還不來?這么冷的天氣,他是準備晾著我們,也不怕我們被凍死在這里。”一個女生站了半小時, 冷得瑟瑟發抖。理直氣壯地指責,好像一點兒都不怕別人知道,太張揚了。
其他知青像看傻子一樣看著她,村長地頭蛇。以后不管是出去還是要離開,都得村長那里同意蓋章,她怎么敢說這樣的話。
傻子!
離她遠點。
“絨絨,你別這么說,村長肯定有急事兒,不然怎么會不來接我們,我們再等等,肯定會來的。”卻卻懦弱的女聲傳來,阻止了毛絨絨信口開河。
周圍人看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