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他們回來了!”
“真是辛苦你們了!”
“天哪!板車上有好多糧食!”
戰(zhàn)士們拉著板車,剛來到村口,就被村民們熱情地圍住了。
板車上的糧食,一袋一袋摞的老高,每個鄉(xiāng)親們眼中都是驚喜。
他們沒想到,這些小龍蝦居然真的能賣出去,換來這么多糧食。
為首的高壯戰(zhàn)士,笑著和鄉(xiāng)親們說道。
“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以后這些小龍蝦,有多少就能賣多少!”
此話一出,鄉(xiāng)親們眼中滿滿的都是動力!
“哇!居然有好多小羊!”
一個小男孩驚喜的聲音,把眾人的視線吸引到了,最后回來的那輛板車上。
板車后面用麻繩,牽了六只小羊。
雪白的小羊,看著也就三個月大,還在咩咩叫著,實在是可愛極了。
“同志,這些小羊是哪兒來的呀?”
在這個村里,人都吃不飽飯,所以幾乎沒有養(yǎng)過什么牲口。
看到這幾只小羊,大家都很是稀奇。
“這些小羊也是用小龍蝦換來的,以后就是咱們村的公共財產(chǎn)了!”
周月用積分不僅換了糧食,還買了這六只健康的小羊。
在這個村里糧食種不出來,雞鴨這些不太方便養(yǎng)。
但是牛羊這樣的食草動物,是很適合的。
因為這里水草豐茂,雖然種不出稻谷,但是野草卻遍地都是。
周月規(guī)劃的是,不僅要開展小龍蝦的養(yǎng)殖,還要發(fā)展一下畜牧業(yè)。
接下來的日子里,村民們都斗志昂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原先的水稻田里,現(xiàn)在撒上了水草籽,長出來的水草,就是小龍蝦的口糧。
還搭建了一個很大的牲口棚子,里面牛羊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
一些七八歲的小孩兒,也會背著小背簍,到處割野草。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體型較大的小龍蝦收捕一批。
僅僅過了幾個月,村子里的光景,就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幾乎看不到路邊乞討的人,破敗的茅草房,也搭建成了木屋。
這個村和其他村,有很大的不同,有點像合作社的感覺了。
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大家并不是單獨起鍋造飯,而是吃大鍋飯。
賣小龍蝦換來的糧食,都是集體的,并且安排有專門的人來做飯。
這種吃大鍋飯的生活,是有弊端的。
有的人會偷懶磨洋工,反正吃的都一樣,干活不出力也沒關(guān)系。
這是人性的弱點,很難避免。
當周月發(fā)現(xiàn)有人磨洋工后,便改變了村里的生產(chǎn)方式。
按照村里每戶人家的人數(shù),將小龍蝦的養(yǎng)殖塘分配了下去。
每個家里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小龍蝦養(yǎng)殖塘。
而NPC戰(zhàn)士的工作量,就減輕了很多。
只需將每戶人家捕撈的小龍蝦收走,然后換成物資給他們就行。
這樣一來,大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把自己田里的小龍蝦,簡直當寶貝一樣呵護著。
這個村子逐漸富裕起來,周月也算了卻了一樁心事。
她和弟弟跟著大部隊,繼續(xù)向前走著,很快就要到最終目的地。
延安!
手握拼夕夕,我在長征有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