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民強,國家富裕的標準是啥?不就是國庫里有大把的銀子,能支應大雍各處地方的需要。
前朝對商戶很是苛刻,導致商業蕭條,太祖打下天下,建立大雍后,就發布了不少新國策,其中就有鼓勵行商,甚至允許商戶之子讀書科舉,彼時,有許多朝臣反對,但太祖力排眾議,事實證明,太祖這一決策是英明的,幾十年過去,大雍的商業就繁榮起來了,國庫里的銀子,過去都是倚賴向農戶征稅,漸漸的,商戶納稅卻成了大頭。
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了不少麻煩,商戶多了,便難以管理,這些年惡性競爭不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官司打到衙門里去,也難以公平的分出個誰是誰非來,可若是有了商會這樣的組織,或許,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最起碼有了個解決的去處。
而且,商戶跟朝廷之間,也有了過渡和溝通的橋梁。
許懷義見孫尚書不反對,暗暗松了口氣,附和道,“是啊,弟子也是覺得成立商會大有益處,才想辦成這事兒,原本弟子就是提個主意,具體的都是蘇喆去操心,他也確實費心去做了,為此還搭上了二皇子的關系,可現在,有他父親截胡的事兒在前,他怕辛苦忙活一場,再被摘了桃子,于是就想把這事兒再交回到弟子手上,而他幫著跑腿,多少分點功勞……”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