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抵不住風浪,即便這一段比較窄,你一天也未必能劃過去。”
他看向遙遠對岸的碩大官船,一排排停放整齊,偏偏不見任何動作,心里也很著急。
岳飛辦事比較直爽,韓世忠則懂得人情世故,性格不同,但都是好樣的。
有想法自然是他上書去問,怎么也不能讓兩個年輕人得罪人。
“動了,動了!”
岳飛一指對岸大軍。
宗澤眼睛一亮,韓世忠也翹首以盼。
然而康王趙構并沒有讓人將渡船開到對岸接人,而是帶著大軍向鎮江一帶進發。
京杭大運河渡江口仍留兩萬余人馬駐守。
不止是韓世忠和岳飛,就連宗澤都看不懂了。
康王趙構到底要干什么?
事實上,趙構再一次接到了皇帝趙桓的手令,其中還有發往各州郡的手令。
他大包大攬,讓皇城司的人撤回,他親自帶人去傳達陛下的手令。
這一下,把皇城司的人都給干不會了。
“康王,不是,康王您得回去勤王啊?!”
皇城司的八百里加急還沒等喘勻氣,趙構已經調動大軍去鎮江方向了。
“啊這……”
八百里加急有命跑到這里,根本不可能再跑回去,陣陣暈眩之中,摔倒在江岸,再也沒起來。
“去征調民船,征不來就買,買不來就搶!”
宗澤直接下令:“記住,這是我的指令,你們只是執行者,等過了江,我一定要參康王一本。”
“是!”
韓世忠和岳飛立刻帶騎兵去找船只。
“陳淬,孔延威。”
“末將在!”
“你們二人立刻帶步卒尋找巨木扎木筏,務必要牢靠。”
“得令!”
看著眾人離開,宗澤心頭一聲哀嘆,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康王趙構設置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府,檄令會兵,但宗澤認為金人才走,不宜將兵馬調往江南一帶,以防止金人毀約反撲。
應該在河北東路一帶橫刀立馬,結果被汪伯顏等人反對,還勸說趙構讓宗澤先到江南剿匪。
結果就是宗澤一過來,便不能參與元帥府中的謀議了。
不但如此,他幾次上書給康王趙構,都是被看也不看,直接丟進火盆里。
宗澤明白自己的話,不如汪伯顏等人的好聽,然而家國大事,豈能退卻了事?
便是人力扎木筏渡江,也要勤王。
宗澤轉回身,看著剩余的幾個望眼欲穿的將領,點點頭,“放心,老夫一定會帶你們過江的。”
此時的宗澤,已經六十七歲了。
……
出了河北東路,來到山東東路的完顏宗望,看著還有印象的大地,揮了揮手:“繼續前進。”
大軍調動之際,劉彥宗騎馬問道:“二太子,大宋若譴責我們毀約,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