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很快到了鄭永孝離開的時間。
在支教的最后一天,鄭永孝和村民們、學生們一一告別。孩子們緊緊擁抱著他,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們表達著對老師的不舍和感激。村民們也紛紛走上前來,與鄭老師握手道別,感謝他為寨子教育所做的一切。
鄭永孝強忍著淚水,微笑著安慰著每一個孩子,告訴他們要繼續努力學習。
鄭永孝離開幾天之后,寨子來了不少人,他們拿了雞,送給了上次拿雞給鄭永孝的那家人,然后和寨子的人商量,那在旁邊的小壩那里,建一個小型發電站,可以供給他們附近幾個村的生活用電,至少照明是沒有問題的。
寨子里的人自然是高興的,而且,聽說這是前幾天離開的鄭永孝老師出錢,為他們做的,讓他們非常感動。
“鄭老師那娃是個好孩子啊!”
寨子里的村長很感動,長嘆了一句,對著那些來施工的人說道。那個年輕人,他是看在眼里的,教學非常認真,而且對孩子們也好,孩子們都很喜歡他,讓他不知道怎么感謝對方。
另一邊的人說道:“這里山路難行,為什么不搬走,這樣生活也會好一些。”
“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也習慣了,等孩子們都離開了,這里就剩下我們老人了,時間久了,就沒有了,搬不搬就沒所謂了。”
村長看得很開,一年這里要輪換不少老師,因此,他也接觸過不少的人,對外界的事物也大多了解一些,這幾年,寨子里的人,離開的許多,他們回來,也會把外面世界的情況和他們講。
不過人老了,就不會想著離開,可能就是故土難離吧。
“村長,我們是蜀都超市的,鄭老師聯系我們,讓我們來你們這里來進行采購;你們的山貨曬成干,我們每個月會過來收購的,你們需要什么,也可以和我們說,可以順路給你們帶過來。”
這超市是鄭昆在大陸開設的,他們這些人,是采購方,聯系各村的人,采購他們的山貨,然后拿到蜀都那里進行銷售,也是為他們提供一條銷路。
村長也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非常高興,這樣他們可以把山貨換成錢,不過想到蜀都,那離他們這個寨子可是非常遠的,自然知道他們是做好事,眼淚不自覺的就流了出來。
鄭永孝只是把任務安排了下去,這是一個扶貧項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然,如果抬杠,非要說授予人以魚之后,把魚賣了,多換幾個魚竿,然后租出去多釣魚,那真沒話說。
他的計劃是,那里山高路遠,而且環境不適合發展經濟,那只能靠山吃山了,他就讓超市采購的人,到山里的村寨收購些山貨,然后運回來,在超市銷售,這樣的話可以滿足了超市的需要,而村寨里,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這次從那邊回來,就沒去的時候那樣麻煩了,他們直接到蜀都,坐飛機到深城,再由深城過關回香江。
當飛機降落在深城,鄭永孝一行人下了飛機,坐上迎接他們的車隊離開,看著路兩旁的建筑,他有種從跨越了一個世紀般的恍惚感。
“回來了啊!”
坐在車里,鄭永孝感嘆了一句,然后收回了目光,靠在車座上,閉目養神。與內地相比,深城的車還是非常多的,等到了關口,鄭永孝一行人也和其他人一樣排隊過關。
此時的鄭永孝一行人,已經換回了平時的衣服,自然與來時的不同;他們這一行,因為經過長期的正規訓練,換了衣服之后,氣質自然與眾不同,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常年在關口執勤的人,看人是非常準的,而且一些有特征明顯的人,也是容易記下來的。
二個月前,鄭永孝他們三人奇葩裝束,他們還是記憶猶新,不過再次看到鄭永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