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乃軍中之根本,我們的儲備還能支撐多久?”劉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營帳的每一個角落。朱靈聞言,心中一緊,額頭幾乎貼到了胸前,聲音略帶顫抖地回答:“主公,勉強可撐兩日半,但……”話音未落,劉備已打斷:“兩日半?我們必須讓它變為四日的力量!”這不僅僅是一個命令,更是對全軍士氣的鼓舞,是對生存渴望的極致詮釋。
朱靈抬頭,眼中閃爍著決絕,他深知此刻的困難,卻也明白主公的決心不可動搖:“末將領命,必竭盡所能!”
而與此同時,在黃河對岸的曹軍營寨中,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曹操眉頭緊鎖,仿佛能聽見對岸傳來的戰鼓與風聲交織的樂章,那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序曲。
“文若,東門之事,速速道來。”曹操停下腳步,目光如炬,渴望從荀彧那里得到更多信息。荀彧輕撫長須,緩緩道來,每一個字都透露著對局勢的深刻洞察。
至于那“昭烈劉備的人格魅力,在諸侯中排第幾?”的疑問,在這一刻似乎已無需多言。劉備以他的智慧、勇氣與仁愛,早已在亂世中樹立了不朽的豐碑,他的排名,早已超越了數字的界限,深深烙印在每一個見證他傳奇故事的人心中。在東城那片被夕陽染紅的古戰場上,一支冀州偏師,宛如夜幕下悄然掠過的流星,奇跡般地從曹操精心編織的包圍網中撕裂了一道裂縫,突圍而出,留下一串串驚愕與不解。
消息如疾風驟雨般傳入中軍大帳,荀彧的聲音沉穩而急促,仿佛帶著戰場的硝煙:“稟告主公,東城戰報,劉備麾下竟有偏軍奇兵天降,突破了重重防線。”
曹操聞言,劍眉緊鎖,那雙鷹隼般的眼眸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哦?突圍?本欲借城門樓之利,挫其鋒芒,乃至斃命于亂軍之中,豈料被其反將一軍,以身為餌,誘我軍追擊,實為妙手。”
他緩緩踱步,心中暗自思量:“劉備此舉,莫非是在探我虛實,抑或是另有所圖,欲尋我軍破綻?”
帳內靜得只聞燭火噼啪作響,荀彧的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寒夜中的一縷清泉:“主公,劉備此刻已是甕中之鱉,若非孤注一擲,何以至此?若不在頓丘決戰,則我軍圍困之策難以為繼。然,數日后糧草不濟,劉備之軍必自亂陣腳,屆時,擒之易如反掌。”
正當眾人以為局勢已定,勝利的曙光即將照亮每一個角落時,帳外突然傳來急報,如同平地驚雷:“報——劉備軍突圍兵力,精確統計,約有五千精騎,領頭者,一為昔日袁紹麾下猛將文丑,另一則身著青衫,氣度不凡,疑似劉備麾下智囊,郭嘉是也!”
“郭嘉?”曹操低吟,這三個字仿佛有千斤之重,讓空氣中都彌漫起一絲不安。荀彧的面色更是瞬間變得凝重,他與曹操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彼此心照不宣。
“五千人?”曹操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抹精光,“文丑勇冠三軍,加之郭嘉智計無雙,此二人聯手,絕非等閑之輩。劉備此舉,或許正是他破局的關鍵所在。”
一時間,大帳內議論紛紛,每個人都在猜測劉備的下一步棋局。而曹操,則站在地圖前,凝視著那已經模糊的東城方向,心中暗自盤算:“郭嘉既出,必有所圖。我需布下天羅地網,既要圍困劉備,亦要防其反撲。此戰,不僅是對武力的考驗,更是智慧與膽識的較量。”
于是,一場圍繞著智慧與勇氣的較量,在東城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拉開序幕,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似乎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變數與期待。文若,何故神色驟變? 曹操的聲音在營帳內回蕩,帶著幾分不解與好奇。
奉孝之名,大人可曾耳聞? 荀彧緩緩轉身,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仿佛提及的并非凡人,而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奉孝?此人究竟何方神圣,能讓文若你如此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