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會給宋輕輕打電話的不是爸媽就是徐瑩。
這一上午打這么多次的,估計就是有什么事兒。
爸媽一般不會有什么事兒,宋輕輕第一反應就覺得是徐瑩打過來的。
誰想她接起電話后才發現,竟是她媽楊芳梅打來的。
宋輕輕以為家里出了什么事兒,著急地詢問媽媽。
結果媽媽說不是家里的事情,是關于徐瑩的事兒。
楊芳梅說徐瑩后媽今天來家里鬧了,她沒辦法就把小賣部的電話號碼告訴了她。
她讓宋輕輕給徐瑩說一聲,早做應對。
宋輕輕說她媽多此一舉,該直接給徐瑩打電話。
媽媽說想她了,就想著給她說,順便聽一聽她的聲音。
聽到這里的宋輕輕,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來江市以后,忙著掙錢,其實很少主動打電話回家。
很多時候,都是爸媽給她打電話。
有時候忙的時候,說一兩句就掛了。
她沒有空去想他們,可她忘了爸媽會想她。
宋輕輕向媽媽保證以后會多給他們打電話的。
這次,她陪媽媽多聊了一會兒,她發現媽媽也是有分享欲的。
媽媽會給她講鎮上的八卦,單位里的事情,爸爸喝醉酒的糗事兒......
兩人聊了好一會兒,才依依不舍地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后,宋輕輕立馬就撥了號碼給徐瑩打過去。
她等了一會兒,徐瑩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輕輕,打電話是有什么事情嗎?”
“我媽說你后媽找她要了小賣部的電話號碼,最近可能會給你打電話。”
電話那頭的徐瑩頓了一會兒之后,才緩緩開口。
“嗯,我知道怎么應對她,大餅給她畫上,錢一分不給。”
宋輕輕微微一笑,“你有主意就好。”
徐瑩原本打算晚點兒給宋輕輕打電話,說點兒店里的事情的。
誰想宋輕輕竟先給她打過來了。
既然兩人都聯系上了,那她不如就現在說了。
“輕輕,店里這幾天很忙,來批發發圈發卡發箍的人變多了。
海市的市場打開了不說,周邊的城市也有人過來進貨了。
店里現在七個人加上胡嬸一共八個人,都有點兒忙不過來。
對于繼不繼續招不招人這個問題,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在徐瑩說的過程,宋輕輕就已經在思考解決問題了。
“瑩瑩,你怎么想的?”
“以我們店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再招人的話住不下不說,縫紉機也不夠。
還有胡嬸做飯也是一個問題,她現在買菜做飯打掃衛生都忙得不行。
可店里現在確實又忙不過來,好像不招人也不行。
一時間,我就有點糾結了,不知道該怎么辦。”
宋輕輕把她的想法說了出來,“瑩瑩,我們要不再租一個地方或者買一個地方。
把做發圈發卡發箍這些全部安排過去,找人專門負責,你覺得怎么樣?”
徐瑩思考了片刻,“這租地方買地方也不是說馬上就能辦成。
這些事情安排下來都沒有準確的時間。
感覺不能解決我們眼下最要緊的問題。”
宋輕輕一想,確實如徐瑩所說。
她的這個想法只適合慢慢來,需要一個過程。
這樣的話,眼下要是能找到一些兼職人員就不錯。
她們提供材料和做發圈發卡發箍的方法,兼職人員自己回家做。
做好后驗貨付款,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