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自學中醫,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學習經絡、針灸、導引:了解人體臟腑器官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以及經絡作為臟腑器官連接的橋梁。可以通過閱讀經絡針灸方面的經典古籍來學習。
學習藥理:掌握各類藥材食材的屬性,包括藥食同源的概念和寒熱陰陽等中醫理論。推薦閱讀《神農本草經》。
學習醫理:理解中醫的醫理,包括八綱辨證、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等。有了前面經絡和藥材的知識打底,可以閱讀《黃帝內經》來深化理解。
學習經方:有了前面的知識積累,當閱讀張仲景的經典著作如《傷寒論》、《金匱要略》時,能夠更好地理解其診病和用藥思路。
學習基礎舌診:作為中醫的基礎內容之一,舌診對于了解身體狀況有重要意義。
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學習: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學習艾灸、推拿、經絡穴位、藥食同源食療、本草泡腳等。
閱讀經典著作:可以閱讀羅大倫、徐文兵、余浩等人的著作,或者蒲輔周老先生的經方論述應用。有基礎的人可以閱讀黃元御、彭子益的《圓運動》和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
了解六經辨證:六經辨證是張仲景的思路,對于學習經方非常重要。初學者可以通過簡單翻譯來理解。
閱讀《中醫基礎理論》:這是中醫的基礎教材,雖然內容可能較為枯燥,但基礎知識是必修內容。
綜上所述,自學中醫應先從經絡、針灸、導引、藥理、醫理、經方、基礎舌診、我感興趣的領域、經典著作和六經辨證等方面,逐步構建中醫知識體系。
我先說一下針灸初學針灸,應該先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這兩個科目可以幫助你理解辨證,即在明確癥候之后,才能知道如何進行治療。此外,還需要學習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和針灸治療學等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將教授你如何使用針灸來治病。
除了中醫理論,人體解剖學、腧穴解剖學也是重要的基礎科目,它們可以幫助你了解人體的結構和針灸的具體操作部位23。同時,西醫內科學、神經病學、醫學影像學、生理病理學等科目雖然不是針灸專業的直接相關課程,但它們能夠提供更廣泛的醫學知識背景,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針灸
最后,實際操作針灸技能需要拜師學習,通過跟隨中醫老師進行實操學習,根據不同的病癥進行辨證施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書籍和視頻來完成,而具體病癥的治療則需要實踐和經驗的積累。
初學經絡,建議先學習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學習經絡學的基礎。此外,還可以學習正常人體解剖學,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和經絡的分布。同時,中醫經絡學和中醫針灸推拿學也是重要的科目,它們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經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參考一些臨床書籍,如《婦科推拿學》、《傷科推拿學》、《兒科推拿學》和《內科推拿學》等,以及《針灸治療學》等專業書籍。最后,閱讀《黃帝內經》和《針灸甲乙經》等經典著作,可以幫助你深入理解經絡學的理論體系。
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為發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為平衡
中醫學里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癥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木
屬木的時令:春季
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
工作過于辛苦時第一要維護的就是肝臟。因為肝是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