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專注地沉浸某一項事物的時候,時間真的過得飛快。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八月下旬,賽恩斯的隱形術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在一次偶然的嘗試中修復了一塊隱形獸皮毛的下腳料,使它重新短暫地具有了隱形效果。
當時這塊拇指大小的皮子在他嘗試施展擴大縮小進行對比觀察的時候,突然似雪花點一樣閃爍了一下。
他猜測,可能是皮子在縮小的過程中因為有些地方不同步,導致了原本損壞的某些符文反倒連接了起來,反倒使本來已經失去隱形效果的皮子,有那么一瞬間突然實現了隱形。
賽恩斯立刻把這塊皮子珍重的保存起來。
有了成功的先例,剩下的就好辦了,無外乎是反復的嘗試,直到找到其中的規律。
如今的隱形術研究正在分兩個方向進行,一個是先前提到的對隱形符咒進一步拆分從而找到四枚符文各自所代表的意思,屬于相對意義上的微觀操作。
還有一個就是如這塊皮子一樣,不管其具體原理如何,就是一頓“玄學”操作,用一種相對“唯心”的方式去用心感受,相信靈魂中的靈性所給出的引導,屬于相對意義上的宏觀操作。
現在兩個方向的研究都取得了進展,讓他精神大振,看來真正的隱形術出現已經為時不遠了。
沒有魔法計算機的輔助,微觀研究進行的非常緩慢。
反倒是后來才火花一閃的宏觀研究,進展喜人,如今他能在十次的放大縮小過程中再現六七次雪花閃爍。
就像是帶著厚厚的膠皮手套去拔一根頭發一樣,明明知道它就在那里,但是就是不能準確地捏住。
他已經把超感咒開到自己的極限了,但是仍然不能每次都準確地抓住那一瞬間的交錯而過的魔法波動。
若是讓他抓住這塊皮子從普通材料變化為魔法材料的瞬間過程,他就能知道隱形術符咒到底是從哪里起筆的,隱形獸的皮毛到底是哪個結構在起到調節魔力灌注次序的作用。
找到這個結構之后,他就能直接在變形術施展的過程一次成型地把它變出來,然后再變出整體的隱形術符咒,再灌注魔力就可以實現隱形了。
這與隱形術符咒的拆分是兩個不同技術路線,這條技術路線在初期不能脫離隱形獸的皮毛,它的成功施展與否,隱形獸皮毛的變形是否成功有很大關系。
符咒拆分路線就不一樣了,這條路線旨在直接找到四枚符文內部更精細的聯系與順序,越過了隱形獸皮毛所自帶的調節結構,所以,這條技術路線一旦走通,他將擺脫隱形獸的材料限制。
到時候可以無需變形術配合,直接在其他材料上描繪隱形符咒。
到那時,或許隱形術就真的像是一條魔咒了。
可能很多巫師會下意識地忽略地表最廣泛存在的材料——空氣。
空氣也是一種材料,只是它無色透明且呈現氣態,容易被忽略。
這又涉及到了魔法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
教授們反復強調,魔法不能憑空變出一個東西。
變形術不能變出體型相差太大的東西,不能憑空變出一個蘋果。
有時候看似憑空變出來一個蘋果,其實那不是變出來的,只是從其他地方召喚過來的。
這個咒語叫做召喚咒。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個咒語叫做飛來咒。
它們兩個類似但不一樣,飛來咒是為了讓某個特定的物品飛來巫師身邊,大多數是用來找自己知道的物品用的。
召喚咒召喚的不是特定物品,只是會在巫師念動咒語的時候,根據巫師的要求,隨機提供給巫師一個符合要求的物品。
看看,多么的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