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又怎么了?
他養(yǎng)的野貓到處霍霍家貓,讓大家苦不堪言,就該將那野貓給處理了才對。
總不能因為那野貓的主人是李青峰,就讓這事輕輕揭過吧。
白木村的村民們今早都氣得有些吃不下飯。
但事情很快又有了轉(zhuǎn)機。
聽聞李青峰來了白木村。
又聽聞李青峰愿意將野貓留種的小貓崽全部帶走?
這可讓村民們高興壞了。
家里但凡被那野貓留了種的村民都在得到消息后,就馬不停蹄的來攔李青峰的車。
山民們對于貓狗這兩種動物向來比其他動物寬厚許多。
在本地,吃狗肉的人很少。
吃貓肉的人完全沒有。
所以如果家里的貓啊狗的產(chǎn)了崽子,也從來不會弄死或者拋棄。
一般都是召集周圍的其他村民領(lǐng)養(yǎng)。
如果真有人愿意領(lǐng)養(yǎng),村民們都是免費贈送。
如果領(lǐng)養(yǎng)的是狗仔,就會象征性的收個十塊錢。
因為狗在本地代表‘財’,不能贈送,只能交換。
貓就沒有這種說法。
可村里如今到處都是貓,即便真有人愿意領(lǐng)養(yǎng),也只是一人養(yǎng)一只。
而那野貓留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種子,貓仔的存活率極高。
而且產(chǎn)仔量也高。
一窩貓崽,至少有七八只。
多的有十來只。
如此一來,村民們當真是苦不堪言。
因而聽聞李青峰愿意負責(zé)后,就趕緊抱著自家的貓仔來堵人了。
李青峰下了車,就見村民們一臉興奮的盯著自己看。
頭瞬間大了。
他問:“你們抱著的這些,也都是我家那混貓的種?”
一個村民上前幾步,將蛇皮袋打開,示意李青峰看:
“青峰,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李青峰伸頭去看。
袋子里裝著十來只黑白相間的小貓崽。
不是大靈貓的種,又是誰的?
山里的野貓大多不會跟家貓亂搞。
大靈貓除外!
李青峰無奈,抬頭看向幾個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村民,說道:
“大家放心,只要是我家的野貓留的種,我都帶走!”
聽到他這句話,村民們可就放心了。
一個個忙不迭的將自己帶來的小貓崽給青峰過目。
都是黑白相間的貓崽。
李青峰看過之后,一一收下。
然后又按照貓崽的數(shù)量,給村民們做了一些賠償。
錢雖然不多,但好歹是個態(tài)度。
村民們也不客氣,拿了錢就趕緊溜之大吉。
生怕李青峰反悔。
李青峰把小貓崽放到車上后,繼續(xù)開車回村。
到了家里的時候,兩個孩子都跑出來迎接他。
可他的臉色不太好看。
因而本想問爸爸有沒有買好吃東西回來的子衡略作權(quán)衡后,還是閉上了嘴巴。
李青峰讓兩個孩子讓開一些,然后就從車廂上將大靈貓跟它的崽崽們都搬了下來。
除了大靈貓這只成年貓外,還有幾只產(chǎn)仔的母貓也被他一并帶了回來。
這些母貓都是本土貍花貓。
貍花貓的生存能力也不差,尤其是抓鼠的好手。
但大約是因為產(chǎn)仔過量的緣故,幾只貍花貓都較為瘦弱。
除了成年貓之外,還有將近六七十只小貓崽。
小貓崽們或被關(guān)在鐵籠子里,或被困在蛇皮袋中,一只只喵喵喵的叫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