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
李瑛在興慶門前勒馬帶韁,大步流星的進宮向李隆基辭行。
此刻,剛剛退朝的李隆基正與楊玉環在南熏殿下棋,他也不避諱,當著楊玉環的面接見了李瑛。
“唐王所為何來?”
李瑛拱手道,“今天是黃道吉日,諸事皆宜,兒臣準備率部西征!”
李隆基撫須:“也好,早點去幫助忠嗣,盡快班師回來!”
接著吩咐高力士道:“力士啊,你去一趟皇城,讓李林甫與李適之率領百官前往渭城大營為唐王送行。”
“喏!”
高力士抱著拂塵答應一聲,接著向李瑛拱手:“老奴在此祝唐王殿下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多謝高將軍。”
李瑛拱手致謝。
旁邊的楊玉環也送上祝福:“祝唐王殿下一路凱歌,平安歸來,貧道與圣人在長安等你。”
“兒臣就此別過!”
李瑛按照禮節給李隆基磕了三個頭,轉身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南熏殿。
半個時辰后,李瑛抵達天策府。
得到消息的幕僚們早就收拾好了行囊,隨時準備出發。
李白把詩館的任務委托給了崔顥,留下他與王之渙、杜甫在長安坐鎮,有時間就去天策府幫助顏杲卿處理公務,而他自己則帶著岑參、高適隨軍出征。
“哈哈……終于可以重返西域了!”
李白興奮不已,仿佛掛帥出征的人是他一般。
顏杲卿的天策府長史已經獲得了朝廷認可,并由吏部頒發魚符,官拜正四品,每天都可以參加早朝。
因此李瑛并不打算帶著顏杲卿隨軍,而是留下他坐鎮天策府,向自己傳遞情報,以便自己在北庭也能迅速掌握朝廷發生的大事。
除了顏杲卿這個長史留下來坐鎮天策府,李瑛又命楊昂統率一千天策衛留守,聽候顏杲卿的調遣,另外要求汪倫、崔顥密切配合顏杲卿的工作。
“殿下只要按照規劃在沿途設置驛站,屬下一定會把重要情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你的手中。”顏杲卿拱手說道。
原來就在幾天前,李瑛和幕僚們經過一番商議之后,決定效仿“荔枝道”設置一條“情報線”。
具體計劃就是在李瑛出征的沿途設置驛站,每隔一百五十里設置一個驛站,站內常備五六名親兵加上兩倍的馬匹,以接力的方式向李瑛進軍的方向傳遞情報。
上等良馬最快的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六十公里,但就算赤兔再生、烏騅再世,也不可能長時間進行這種高強度的沖刺。
但如果把馬匹的時速降到四十公里左右,上等良馬可以持續奔跑一個時辰左右。
這樣的話,上一個驛站的使者只需要一個時辰左右就能把情報送到下一個驛站,再由下一個驛站的使者高速沖刺送到下下個驛站……
如果提前規劃好路線,布置好驛站,全程高速接力,晝夜兼程,一封書信十二個時辰就能送出一千八百里左右。
從長安出發到庭州迢迢五千里路程,使用這種驛站接力的方式傳遞情報,三天左右即可把朝廷上發生的重要事情送到李瑛的手中。
當然,這屬于李瑛的私人驛站,肯定要隱姓埋名,避免泄露身份。
李瑛頷首:“這件事已經托付在令弟身上,你盡管放心好了。”
做完部署之后,李瑛帶著李泌、李白、顏真卿、岑參等幕僚各自上馬,在一千名天策衛的拱衛下列隊出了天策府,前往渭城大營。
顏杲卿帶著崔顥、汪倫、杜甫、王之渙、楊昂等人出門相送,一直送到長安城西十幾里。
“送君千里,終于一別,都回去吧!”
李瑛勒馬帶韁,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