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遇見了他,秦鈴先是在一些事上問他問題,像和那些相處和睦的男生那樣坦率大方,她獲得了幫助,就想幫助他,她帶他去一個師門,就是他們共同所從的師門。
他說他目前已經在師門外生活自得了。
她在曠野的一川煙草中漫步,想留在師門,又想在師門外的廣大世界中實現自我價值;想離開師門,又心中懷愧。
她想:我自會忠誠于那有恩于我的,所以留下來。
她于是轉身,以更正面積極的態度對待師門的同伴們,她開始去愛他們。
這天,有一個模樣稚嫩的女孩喊住秦鈴,說中午一起吃飯,秦鈴很開心,同意了。
那時,她看見一些美好的食物,聽見一些喧鬧的人聲,她吃了一些雞肉,一些菌菇,一些土豆,一些米飯,一些面條,喝了一碗西紅柿蛋花湯。
她第一次知道,芥末醬一次性吃多了會有辣的感覺。
當她開始認真地、以愛的態度認真面對師門的同伴們,她發現他們回饋自己的愛與美甚至超過她的想象。于是一種安全感像潮水涌上來包裹住她,她流下眼淚,眼淚褪去,她露出微笑。
有一天,瞿璐看著她伸手撫摸一些在春天青草叢中開得繁茂的淡紫白色的諸葛菜花,就化成一個平凡的女子,蹲下來,問她:“所以,你只是為你的良心留下來?”
秦鈴說:“你可以看我。”
秦鈴還輕輕碰了一下一朵金黃色的蒲公英花的花冠。
秦鈴記得,她曾經問過他家中情況,知道他家中皆從此師門,卻疑惑:這樣的家庭應當督促他的修煉?那么為何他會在浮世起伏近五年之久?
至今方見歸回。
秦鈴自恨自己是在家中獨從此師門者,且自初從至今也才近五年。若是可以,她希望看見一個純明正直的世界。
后面,瞿璐看見秦鈴修煉更加刻苦,帶領了家中每個人都走向修煉,再之后,瞿璐看見秦鈴以自身的修煉成果幫助更多人獲得拯救,其中也有她喜愛的那個男子和他的家人。
這時候秦鈴默默轉身,回到自己那已經變好了許多的家中,她修筑屋墻,添磚加瓦,給母親曾經栽種的花木澆水施肥,給父親曾經工作時留下的記錄進行整理,編作紀念,又打理菜地,使地上常有新鮮時蔬長出。此外,就終日陪伴在父母身邊,為母親梳頭,為父親打洗臉水,為母親洗腳,為父親疊被。
她心情越發坦然,也就可以像小時候父母親為她準備美食那樣為父母親準備美食了。她記得母親吃面愛吃寬的,父親愛吃魚。
她記得父母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別人家的餐桌上吃飯都吃不飽。
秦鈴從小就記得,母親不吃別人——哪怕是家中小孩的剩飯剩菜,只有在一兩次特殊情況下,母親破例吃了。
秦鈴曾有幸和父親一起在別人家的餐桌上吃飯,她發現,當餐桌上上來一盤好菜,眾人都舉著筷子要下筷子時,父親卻只是安靜鎮定地坐著不動,任眾人以他們愛吃的先吃了。那時秦鈴就很敬佩父親。
秦鈴每日以忠心和純孝侍奉父母,瞿璐看了,也一筆一畫記錄下來。后來,他因修煉完備,建功立業完成,便想起那個叫秦鈴的女孩。他循著所知的和所尋訪到的訊息找到了秦鈴的家,他先是看見幾樹瘦且毅的紅梅,繞過梅枝疏影,才看見一所庭院,墻腳布著些青青苔痕。
他找到了她,說:“當初你救我,是為什么?”
她微笑,喊他進家門嘗嘗自己的手藝。
那時候,父母親家園旁邊有老年人故去,去年盛夏的時候有故去的,去年深冬的時候有故去的,如今春夏之交有故去的。
秦鈴忽然感到恐懼,感到不安,感到痛苦,她想到之前在母親頭上看到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