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道:“刑祿的尸身各位不用擔(dān)心,我會派人通知他店里的人過來取走,到時候埋了便是。”
三人先后向里長唱了諾,這里長便自去了。
“既然此事已經(jīng)解決,我看天色已晚,不如我們在這作坊委屈一宿,明日別過宛兒家人,我們再上路如何?”這渾三道。
“既然如此,那宛兒恭敬不如從命了?!?
石謙沖著宛兒說道:“不過這紙人紙馬經(jīng)此一事,恐怕也來不及準備了,不如明日從簡吧。我看這作坊內(nèi)還有些紙錢,帶了去,給宛兒家人燒去,也算是一點心意?!?
宛兒點點頭,表示同意。
“不過這馬大有到哪里去了?”石謙問道。
渾三答道:“這點事石兄不用縈懷,想必那馬大有早就逃脫了,也許等風(fēng)聲過了,他自會回來。”
不多時,那陽間客棧店里的人就來到作坊,把刑祿的尸身給抬了出去。
外邊街上剛敲過二鼓不久,下了幾天的陰雨就停了,一股清新的泥土味道撲面而來。三人都感覺到疲乏,沉沉睡了過去。
這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清早,渾三套了馬車,石謙和宛兒放上行李,三人便去了宛兒家人的墳地。宛兒燒過了紙錢,在墳前哭得泣不成聲,告慰了家人在天之靈后,就奔漓江碼頭而去。
正是:“今夜扁舟來別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因為下了幾天陰雨,路上不是很好走,當(dāng)三人到了漓江碼頭時,早就過了那行船時間。這渾三一打聽,就是趕上了行船時間,今日也不會開船,漓江漲水,船夫們都不愿意此時行船。
“石先生、渾先生請看,那群人在那邊做什么?”宛兒指了指碼頭處。
有一群人正在用牲口祭祀一個牌位,大家依次上香磕頭。
渾三道:“這些人都是那船夫,他們在祭拜河伯,保佑漓江水快快退去,好及時行船?!?
宛兒道:“這河伯可是那《搜神記》里邊的弘農(nóng)馮夷?”
“正是此人?!睖喨鸬?,“《搜神記》里說這馮夷,華陰潼鄉(xiāng)人,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就封他做了河伯,掌管這天下水系。因為河伯是庚辰日死的,所以這天不便行船,否則必溺死。”
宛兒道:“《淮南子·齊俗篇》說道:‘馮夷得道,以潛大川?!氡卣f的也是這馮夷成了河伯之事?!?
渾三道:“我以前常在水里行走,知道這些并不奇怪,沒想到宛兒姑娘也知道這些民俗雜事,真是不簡單?!?
“庚辰日不方便行船,否則溺死?!笔t說道,“今日好像就是庚辰日,這漓江水漲,不便行船?!?
“石兄差矣,想要船家行船有何難事?只要多給些銀兩便可。只要不是那大明寶鈔,肯定會有船家的。”
“宛兒姑娘覺得如何?”石謙問道。
“我們多加些銀兩,今日便走吧。”宛兒道。
“好!”只聽得那石謙沖著祭拜河伯的船家喊道:“哪位船家今日可以行船,銀錢不是問題!”
祭拜河伯的船家聽到有人高喊,都停了下來,只見其中一個船家道:“出三倍,今日便走。”
只見那搭話的船家,挽著褲腿和袖子,一身短打扮,一臉絡(luò)腮胡子,透著兇相。
宛兒看到此人如此兇悍,有些猶豫,看向了渾三和石謙。
渾三道:“姑娘勿驚,常言道,送佛送到西,今日渾三定要把姑娘和石兄送到桂林。況且我這水上功夫請二位放心,如果這船有什么異樣,我定會保二位周全?!?
這渾三說完此話,卸下了馬車上的行李,放在碼頭上,伸手拍了一下馬的屁股,喊了一聲:“回!”只見這馬拉著馬車揚塵而去。
石謙沖著船家道:“船老大,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