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煙水觀,地處洞庭湖君山島南,與岳陽樓遙遙相望。
君山島四面環水,自古以來,就是道家仙人隱居之所,相傳上古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死后就葬于此神仙之地。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好一派人間仙境!
張宛兒自從和徐霞客來到此地之后,幾乎每天都和徐霞客在繪制大明輿圖。
徐霞客游歷四方多年,足踏名山大川,每走一處就記下該處的地理風貌,以及風土人情。所以,北至塞外,南到嶺南,西至昆侖,東臨大海,每一寸的土地他都牢記于心。
徐霞客每繪制一地,就給宛兒講解一地的山川地理人文歷史,繪制大明輿圖的過程,也是宛兒學習的過程。
今天,大明輿圖完工了。
“你學運籌天下之術的第一步今日已經正式完成,就是要了解四方的山川地理人文歷史。不了解天下,就無法運籌天下。”徐霞客說完,又問道:“你可記住這輿圖了?”
“學生記住了。”
徐霞客隨機考了宛兒幾個地方的山川形勢,宛兒都一一答了上來。
徐霞客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
說完此話,徐霞客拿出火折子,把那大明輿圖點燃了,只見那輿圖,轉瞬之間化為灰燼。
“先生,這是何故?好不容易繪制的輿圖,為何說點燃就點燃了,豈不可惜?”宛兒甚是不解。
“這輿圖上所畫之處的山川地理人文歷史,既然你都知曉了,那么留下輿圖就是留下了天機。天機豈能泄露?”
宛兒看著地上的灰燼,不勝惋惜。
徐霞客見狀,說道:“這運籌天下大勢,必須要做到心中有圖而手中無圖,才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先生,學生明白了。但是還是有一事不明。”宛兒說道。
“但講無妨。”
“既然我是第一代張天師選中的運籌天下之人,那么先生為何不教我道術,而是讓我牢記山川地理人文歷史,還說這是運籌天下之術的第一步。修仙入道,豈不是要練習呼吸吐納之法,再配以丹藥嗎?”
徐霞客聽罷,哈哈笑了起來。
“先生為何發笑?”
徐霞客笑過后,說道:“所謂修仙入道不假,修仙不一定要成仙,入道也不一定非要吃丹藥。道家之道,乃是追求萬物終極之理,只有了解了終極之理,那么天下事,莫不知曉。至于你說的呼吸吐納之法,都是在外之表罷了,當你了解了這山川地理人文歷史,再結合《周易》就能推演出天下大勢了。推演天下大勢之后,再順勢運籌引導,運籌天下之術可成。”
徐霞客繼續說道:“所以下一步,你要學《周易》。”
“學生小時候跟先生學過。”
“那只是些皮毛,給人看看風水還好,要想運籌天下,還得重新學起。”
“是。”
“你還有什么疑問?”徐霞客看到宛兒似乎還有不解之處。
“學生手上的鬼方青銅鰲魁印有何用處?”
“既然問到此處我就先跟你說了吧,這本應在你學成《周易》之后再說的,希望第一代張天師和吾師南華真人不要怪罪于我。”
說完此話,徐霞客口中念了一句“無量天尊”,然后說道:“此乃運籌天下之人的掌印,也就是你的掌印。當你把《周易》學成后,就能推演出天下大勢了。再加上你跟我畫輿圖時所學的山川地理人文歷史,以此為據,來選擇哪些人用來改變歷史進程,然后順勢引導,以為己用。當他們成了你的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