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夫人剛回到上房坐定,只見胡麻子就匆匆趕了進來。
楊夫人看著胡麻子滿頭大汗,說道:“請坐。”
胡麻子一邊擦汗,一邊坐在椅子上。
“我問你,最近一段時間門房可發(fā)生過什么事嗎?”胡麻子擦過汗后,楊夫人問道。
“除了初一那天,那個叫渾三的人來過之外,沒有什么事發(fā)生。”
自從何監(jiān)使死后,門可羅雀,就是一只鳥飛進來,胡麻子也知道。
楊夫人心想,胡麻子也有些功夫,如果有人從大門進入楊府,他不會發(fā)現(xiàn)不了。再說就算他發(fā)現(xiàn)不了,府中那么多高手也應(yīng)該有所察覺才是。
既然府中那么多高手都沒有察覺,要么是手下人監(jiān)守自盜,要么就是有絕頂高手來過。
監(jiān)守自盜,不可能。
要是有人監(jiān)守自盜,為什么只拿走百寶箱?而府內(nèi)其他的貴重物品卻沒有丟失?再說,府中這些人的人品,楊夫人是信得過的。
想到這里,楊夫人似乎有了些眉目,跟胡麻子說道:“你讓我們的眼線查一查,最近有沒有道士打扮的人來到過桂林。”
“是。”說完,胡麻子就要起身離開。
“等等。”楊夫人叫住了胡麻子,“你再讓我們的人查查桂林的當鋪,看有沒有可疑的人巨典,再有,再看看桂林的銀鋪,有沒有可疑的人變賣首飾,熔鑄金銀。”
楊夫人說完一揮手,胡麻子便下去了。
明朝時期,金融機構(gòu)大體分三類,錢鋪、銀鋪、當鋪。
錢鋪主要業(yè)務(wù)是兌換、存款、放款。
有明一朝,銀子是主要的流通貨幣,很少使用金子,所以老百姓在消費時,需要把金子兌換成銀子,以方便使用。
不僅金子能兌換成銀子,銅錢也可以兌換成銀子。反之,銀子也可以兌換成金子和銅錢,這就是錢鋪的兌換業(yè)務(wù)。
存款、放款,顧名思義,就是存錢、借錢。只是明朝在錢鋪存錢,存錢人是沒有利息的,只有安全保障,存錢后,錢鋪會給存錢人一張會票以為憑證。有了會票,到該銀鋪的任何一個分號取錢都可以。
銀鋪,有一部分業(yè)務(wù)跟錢鋪相似,但主要的業(yè)務(wù)是,打造、買賣金銀首飾,熔鑄金銀錠。也有些個別銀鋪,可以做房子抵押。
當鋪,典當?shù)姆绞接袃煞N,一是巨典,二是短押。
巨典,典當金額大,典當時間長,典當物品貴重。短押,與巨典相對,數(shù)額小,時間短,典當物品價值也不高。
當然了,當鋪也有兌換、存款、放款等業(yè)務(wù)。
楊夫人讓胡麻子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去當鋪巨典,或去銀鋪變賣首飾,熔鑄金銀,就是想著,百寶箱內(nèi)的物品金額大,份量重,又多為首飾和珠寶,一般人拿著它也走不了多遠,很可能會就地銷贓。
然而,楊夫人有一點沒考慮到,既然府中無人察覺,偷盜之人又是高手,百寶箱的那點份量,怎么能壓得住高手?
更何況,這個高手就是張老樵。
百寶箱雖然沒了,但是周奎女兒的嫁妝錢還是要出的。
想到這里,楊夫人拿出一把鑰匙,小聲對身后的知畫說道:“你去我房里,在我床頭邊有一個紫檀木盒子,你把它打開,從里邊拿出一萬兩會票。
不一會兒,知畫就把一萬兩的會票放到了楊夫人手中。楊夫人看了看,沒錯,是鴻興錢莊的會票。
鴻興錢莊,之所以叫錢莊,是因為它的業(yè)務(wù)龐大,下面涵蓋了多家錢鋪、銀鋪、當鋪,并且各地都有分店,所以,僅以錢鋪、銀鋪或當鋪稱鴻興都不準確,故叫錢莊。
鴻興錢莊,壟斷了大明王朝四分之一的金融業(yè)務(wù)。
那另外四分之三的金融業(yè)務(w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