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七月十四日。
建極殿東面后左門內,平臺。
崇禎帝內心激動地坐在上首,他此刻和群臣一樣,正在等王承恩領著袁崇煥來平臺覲見。
雖然崇禎帝此刻內心激動,但作為皇帝,還是要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太過于喜形于色。
崇禎帝一邊喝著茶,一邊壓抑著自己的激動心情,他倒要看看,這個袁氏推薦的本家,到底是否像她說得那樣優秀。
崇禎帝茶還沒有喝完,王承恩便領著一個低頭趨步、身材中等的中年人,走進了平臺。
“臣袁崇煥,前來叩見皇上!”撲通一聲,袁崇煥跪在了地上。
“愛卿平身。”崇禎帝說道,“不必拘禮,抬起頭來?!?
崇禎帝仔細觀察著眼前的袁崇煥,只見他眼窩深陷,雙眸炯炯有神。
看著袁崇煥利落的外表,崇禎帝微微有些滿意,但是一想到田氏說過的話,心中不免還是懷有一絲芥蒂。
“袁愛卿一路上車馬勞頓,辛苦了!”崇禎帝說道,“聽說你一接到朕的旨意,便興奮得睡不著覺,一邊練劍,一邊吟詠著《滿江紅》,可是把自己比作了岳王爺?”
袁崇煥雖然這次督師薊遼,做了武將,但畢竟是文官出身。既然皇上知道,他接到旨意的當晚做了什么,想必問出此話,必有深意。
袁崇煥小心答道:“回皇上,臣一想到要為國效力,就心中慷慨激昂,所以忍不住起身練起劍來。要說臣自比岳王爺,可實是愧不敢當!”
為官之道,在皇帝面前,最重要的就是謙虛、夾起尾巴做人,遇到有深意的問話,含糊其辭,走中庸路線,無可無不可。
袁崇煥的回答,既表達了為國效力的決心,又謙虛地說出了,自己不是岳王爺。
可謂滴水不漏。
崇禎帝心想,既然袁崇煥不自比為岳王爺,那朕當然也不是那宋高宗趙構了。
崇禎釋懷地說道:“袁愛卿果然不惜為國效力,實乃大大的忠臣,以后遼東事宜,全賴愛卿了!”
這一大大的忠臣,夸得袁崇煥不禁血脈僨張。
崇禎帝繼續說道:“東兵跳梁,十載于茲,封疆淪沒,遼民涂炭。卿萬里召赴,忠勇可嘉。所有方略,具實奏聞?!?
袁崇煥沒想到,崇禎帝居然夸自己不懼萬里之遙,忠勇可嘉。而且作為皇帝,崇禎帝毫不避諱如今遼東的動蕩,竟向自己虛心尋求方略,真是禮賢下士!
袁崇煥動情地說道:“皇上如此直抒胸臆,真乃堯舜在世!臣六年前早已期定,倘皇上假臣便宜,計五年而東夷可平,全遼可復,以報皇上!”
上頭了。
喝酒容易上頭,聊天也容易上頭。尤其是上司的一句夸獎,更容易讓下屬上頭。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袁崇煥說,五年就可平遼,并且自己六年前就已經有了方略。此話一出,可真讓平臺的其他臣僚,在心里為他捏了一把汗。
遼東,從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開始,算上崇禎,一共四朝,一直是大明王朝的邊關大患,并且愈演愈烈,豈是五年就能平得下來的?
崇禎一聽袁崇煥此言,真是龍心大悅??磥磉@袁崇煥沒準真是天上的星將下凡,有那平遼的非常本事。
崇禎帝也動情地說道:“只要卿能收復遼東失地,莫說封伯封侯,連愛卿的子孫也可同沐圣恩!”
這是多大的恩典??!不光收復遼東后袁崇煥能封爵,子子孫孫也可世襲罔替!
群臣都是見風使舵之人,一聽皇帝都這么說了,我們還潑什么冷水?那不是找不痛快么?于是紛紛夸贊起了袁崇煥:
“袁崇煥肝膽意氣,識見方略,種種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