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拜佛要真誠,心莫二用
在我小的時候,他們給我講過一個故事。這人啊,拜佛的時候,看你的心誠不誠,很多人心都不誠,如果心誠了都能得到利益。在兩百年前,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很多人過完八月十五以后都上名山寶剎拜佛,在農村里不叫拜佛叫朝圣,有的是叫朝山。還有一個說法叫朝山拜爺。那時和現在不一樣,到山上拜爺不叫佛叫神,朝圣的時候拜山,只有抽空的時候去拜,不是說天天都有空,天天都可以拜。農民要種地,八月十五以后莊稼種完了,才去朝圣,二三月里沒有活兒的時候朝圣。
太行山上有三個老和尚,相傳一個活了八百年,一個七百年,一個六百年。他們七天才吃一個白果,也不會餓死,他們就是打坐,也不上廁所也不吃飯,七天到了就吃廟里的大白果,只吃那一個白果,有的還不吃,他們的眼皮都往下耷拉著,看人的時候把眼皮撩開,一道白光就出來了。小時候老年人給我講,每年都上太行山朝爺,朝爺就是拜佛。有個老頭開始去拜佛,走在路上看到田邊有雞要吃那個麥芽,他就開始攆。你記住,去拜佛就是去拜佛,心莫二用,反正我不代表你們,我就知道我拜佛的時候,就是先拜佛,再拜出家師父,把佛拜完后可以給師父鞠個躬,向個好,我一進寺院,就是拜佛,佛拜完了,碰見出家師父就和他打招呼:“師父,你好。”就是這樣,拜佛就是拜佛,拜佛的時候千萬心莫二用,不要拜衣服,不要看穿著僧衣的就是大法師完全領會錯了。我和他們不一樣,拜佛的時候,不管你大法師二法師我都先不拜,人要有真誠心,對佛一點真誠心沒有不行,真誠才能感動天地,所以人要真誠。接著再說這個老頭,他一看見雞吃小麥芽,他就攆,一攆他就大吼。他這一路上路過好多個村莊,每個村莊都有雞在吃麥苗,他就攆雞,又吼又叫的,哪怕有的村頭沒有雞,他也又吼又叫的,這就是佛祖怪罪了,你不是拜我的,你是攆雞的,好了,你這一路上就叫你攆吧,一直攆到太行山見了佛祖一拜,這個“吼叫”才算沒有了。拜佛就是拜佛,佛是老師,他能告訴我很多問題的答案,能給我帶來很多好處。我給大家還是要說清楚,我拜完佛以后才和其他人說話。我拜佛的時候包括最親最近的人、包括我父親,我也不和他聊天。
那個老頭一直見了佛祖以后呀,他算不“吼叫”了,他那個心就是不真誠。我再講講真誠,人如果要真誠了,你就和宇宙、阿彌陀佛與你自己的心相應,相應了,就是這個大圓圈形狀了,來回怎么畫它都是圓圈,如果一錯開就不相應了,他形不成大圓圈了。因為相通了,和宇宙、阿彌陀佛相通了就是個大圓圈,不相通他就形不成大圓圈,所以說這里面有很多奧妙。那個時候都拜佛,沒有公交車,也沒有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都是靠走路。上那里拜佛,一走就是半個月,有的是一個月,還有二、三個月的。走的時候都是靠拿點碎銀子,那時候沒有人民幣,帶著干糧。
什么叫真誠?什么叫不真誠?再給你們講個故事,有個老太太,她有一個兒子,可是兒子結婚不到一年就死掉了,光剩下兒媳婦。很早以前和現在風俗習慣不一樣,那時就是認倒霉,丈夫死掉了就不準再嫁,現在別說死一個丈夫了,就是死十個丈夫該怎么嫁還怎么嫁。風俗不一樣,那個時候自己丈夫死了一心守寡,可是老太太命苦,娶回兒媳婦兒子死掉了,光丟下一個婦女家,兩個婦女過日子,兒媳婦特別孝順,特別懂事,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奉養婆婆。她的心特別實誠,也善良。人得善良、慈悲、溫柔才能得到好的回報。不管男的、女的,如果不善良不溫柔,那你永遠得不到好的回報。后來他們說也讓她跟著去太行山朝圣吧。鄰居對老太太說:“叫你兒媳婦朝圣去吧,能保佑你們身體健康?!崩咸驼f:“那好吧,她大叔、大嬸子你們啥時候去通知我一聲,我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