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是引導你們去西方極樂世界的領頭人。再一個你氣也是過日子,不氣也是過日子,你氣管什么用啊?事兒來了想著去處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要老記到心里,過了就過了,過了就不提了。
兩百年以前,有這樣一個人家,兒媳過門沒多久,兒子就去世了,就剩下年邁的婆婆和兒媳了。這個兒媳特別孝順婆婆。鄰居們都夸獎她孝順,那個時候不是信佛,都是朝圣,現在就是說上哪里拜佛,旅游,那時大部分都上太行山,太行山很高,老百姓麥子一種上,沒事兒就該拜山了,比方上東林寺、海南島、九華山,這詞兒和那時的詞語不是一樣。鄰居們都去朝圣,就和老太太說:“過段時間叫你兒媳婦跟著我們朝圣去吧。”叫神保佑你們平安吉祥身體健康,那個時候不叫佛叫神。老太太說:“那好吧,哪一天你們要走了提前通知我們,做幾鍋饃背上,路上好吃。”你看現在吃的東西到處都有賣的,走到哪里都能買到,那個時間吃的東西沒地方買,上哪里去都是帶上吃的東西,蒸幾鍋饃背著,很早以前就是這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容!
過了一段時間就和這個老太太說:“再過上幾天我們就走了,把干糧啥的給你兒媳婦準備好,到那一天我們去,讓她跟著我們。”太行山特別高,比一般的山高的多,那個太陽到中午的時間與山平齊,不過咱也沒去過說是這樣說。太行山有三個出家老道,不知是和尚還是老道,最大的有一個八百歲,有一個七百歲,有一個六百歲,你想想他能活到八百歲不死,還有活六百歲七百歲都沒有死,因為這很多人都往那里去。你像現在的人活幾十歲死了,最多百十歲死了,九十歲死了,真正一個修行人他活八百歲身體照樣很好,那他吃東西嗎?他也吃東西,他吃的很少,七天吃一個白果,你像咱一天三頓飯大碗小碗的,還吃些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他不,八百歲這個和七百歲這個根本都不吃飯,七天吃一個白果,白果就是高山上廟院里種的一種白果樹,吃一個小果。他們都是打坐,往那一坐不動,一坐就是一天一夜,那叫定功,修定,你像那老和尚修的都有定了,他的定功特別深,他不能看人,他一看人兩個眼睛“唰”兩道光出去了,八百歲的和七百歲的那兩個眼皮都耷拉下來了,快到鼻子那里了。只有六百歲這個人老招待這些客人,全國各地的人去了以后他招待,剩下這兩個就是打坐。三個修行人修仙成道,六百歲這個他也非常微妙,不管去一百人也好,不管五百人也好,他那個廟院里有一棵白果樹,這一棵白果樹也不知道長了多少年了,人再多他用手一捧,一個人一粒,不準多要,一個人一粒絲毫不錯。不管你一千人也好,八百人也好,五百人也好,他用手一捧,捧過去一個人一粒,分毫不差。因為這個,修行人非常微妙,就在這里,為啥叫你們死心垠地的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你們啥時候能修到和六百歲那個人一樣就可以啦,你看看,這八百歲的這個人更是不得了啊,眼一看你,兩道白光“唰”就出去了。
后來帶著這個小媳婦去朝拜,蒸了幾鍋饃叫兒媳婦帶著,跟著她二嬸、大叔他們到太行山朝圣去,祈求娘倆身體健康平安,越過越好。兒子死掉了,那時童養媳很多,童養媳就是丈夫死了以后一輩子也不嫁了,給她立一個貞節牌坊,你像現在全中國也找不到一個貞節牌坊,當然現在也不興這個了,為啥講講這個事呢?這也是傳統文化,給大家提醒一下,如果不講,時間一長了沒人講這個了,今天給大家講了留下個歷史,寫到書本上大家一看都知道。給她做了幾鍋饃背著,跟著她二嬸兒啊、叔叔大爺們去了,一路上不停,現在交通方便,那個時候都是走路,一走就是一個月,遠了走幾個月,哪像現在有飛機、有高鐵、有大巴坐上走了,那時候都是全靠走路,上哪里去一路不停。到了以后,從山下開始上山,上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