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言稱玄妄與佛門有緣,直接就不顧他的反對把玄妄帶往了佛門。
起初佛門的清規戒律可把這位養尊處優的大少爺愁得苦不堪言,此前在凡俗中時他可是酒肉葷淫樣樣均沾,一入這個可惡的佛門竟讓他什么都不能碰,這還了得?!
于是玄妄一開始就萌生了私逃出去的想法,甚至真的付諸了實施。然而以他與凡人無異的淺薄本事,又豈能逃得出爛柯寺佛士的掌心?三番五次被抓回寺里,爛柯寺的佛士卻完全不加懲戒于他,這一來二去之間他也就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也就逐漸習慣了沒有酒肉和葷腥陪伴的日子。
不過比較戲劇性的是,在適應了一段時間過后,玄妄的師傅,也就是爛柯寺德高望重的圓海禪師卻給了他一個特別的待遇,允許他喝酒吃肉,甚至佛門的清規戒律他只需要遵守其中的幾條就可以了。
受寵若驚的玄妄簡直樂開了花,不僅對圓海禪師感恩戴德,甚至還破天荒地開始修行佛門功法和招式,短短數年時間竟然大有成就,一躍成為同一代爛柯寺弟子中的翹楚!
對此,就連他自己都感覺有些荒誕,但事實確實如此,而且圓海禪師也對他寄予了厚望,讓玄妄完全放棄了逃走的念頭。
值得一提的是,圓海禪師曾告訴他,佛門并非刻意去限制弟子的七情六欲和各種念頭,只是因為一旦念頭雜了,每日所想的便沒有了佛念,只會令佛性和修為倒退。
實際上如果佛門弟子能夠完美地控制自己的五感六識七念,達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境界也未嘗不可,并非是和傳統的佛門修行背道而馳,而是另辟蹊徑罷了。
于是這一代弟子中就出現了兩位完全相反的存在,即是眼前這兩位僧侶,玄苦和玄妄。
玄苦是爛柯寺遵守清規戒律的代表,不僅六根清凈而且獨具慧根,佛性實屬當世罕有,他所修行的功法與玄妄恰恰相反,喚做《滅相禪功》,講求扼殺內心之中一切雜念和惡相,只留存心中的正義和善良的尺度,修的是無相禪。
而玄妄則是擁抱人本質中的七情六欲,修煉《厄陀佛經》,絲毫不避諱酒肉葷殺等戒律,自有一套判斷正邪和是非的標準,就好像蓄發還俗的僧人,與玄苦恰恰相反,他修的是酒肉禪。
這兩位一正一反的僧侶成為了爛柯寺這一代的領袖,修為高深莫測,無法用尋常的眼光去看待。
如果非要衡量實力,玄苦和玄妄的實力無法用具體的境界去指代,因為佛門境界不像修真層次那般精細,而是以佛性的進步為基準進行劃定。
可以這樣講,玄苦、玄妄此時的實力應該介于靈虛、妄塵以及長生這三個境界之間,忽高忽低變幻莫測。佛門有“憐眾生苦、觀眾生相”,這二人亦是如此。
也就是說,玄苦師兄弟二人即便是面對長生境界的修士也未嘗沒有一戰之力,不過佛門功法和神通向來很少用來殺生,所以他們自悟佛以來就未曾造就血債。
即便是再窮兇極惡的對手,入世修行的兩人也從未傷其性命,可謂是佛性十足。
此番紅塵歷練,玄苦和玄悲二人恰好來到這滿目青黃的蜈蚣嶺,得到了佛門長輩的指示,希望能夠在萬里群山之中找尋到一些關于天隕妖星的蛛絲馬跡。
“嗯?”二人步伐不徐不緩,許久之后,卻聽玄苦輕咦一聲,腳步驟然停止。
“玄苦師兄,怎么了?”玄妄見此情形,不禁露出疑惑的神色。
“師弟,你可感覺到此地有什么異常?”玄苦眉頭皺起,半晌之后方才面色有些凝重地問道。
“異常?”玄妄一怔,隨即舉目四望,一對清澈的眸子之中陡然有一抹神圣的金光洶涌而起,有如神祗一般。
嗡……
伴隨著他的神眼發揮作用,數十里山川內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