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富四處看了看,不由得道:“你這是把我往哪兒領(lǐng)啊?”
鮑志國一邊往山上走,一邊道:“賣了你。”
他這么一說,黃友富反而放心了。
“拉倒吧,我上秤一百多斤,都沒土豆子值錢。”
“呵呵,你個老黃啊,你總算是說了句人話。”
兩人邊說邊上山,沒走多遠就停下來了。
“老黃,你能看到啥?”
“啥?”
山上能有啥?
石頭,樹,草。
“你這是要干啥,這有啥好看的?”黃友富看著鮑志國,又看了看周圍,“從小到大,咱們就看這些,你看了這么多年,還沒看夠?”
春天山上挖野菜,夏天上山摘野果,秋天打栗子,采蘑菇,撿柴……
冬天,冬天誰上山,死冷的。
“你呀,長了一雙魚目眼睛,看不到一點有用的東西。”
黃友富冷哼一聲,“你那說啥玩意有用,你說出來我聽聽。”
“你看……”
鮑志國指了指周圍的環(huán)境,現(xiàn)學現(xiàn)賣,把姜顏講給他那一套說詞拿了出來,“咱們這地方,依山傍水,溫度濕度都合適,你看這地,都是松針和落葉,形成天然的養(yǎng)料……”
“停停停……”黃友富腦袋都大了,“鮑二小,你能說點人話嗎?啥針啊,養(yǎng)料啊,聽不懂。”
一著急,連鮑志國的小名都被他禿嚕出來了。
山豬吃不了細糠啊,這都聽不懂。
“我直白點說,就是說咱們從小看到大的這片山,能種出寶貝來。人參知道不?”
黃友富瘋狂點頭,他可太知道了。
他們這個歲數(shù)的人,誰沒聽過幾個鬼怪故事啊。關(guān)于采參的故事,他們聽了不少,有人參成精報恩的,還有人參娃娃的故事,反正不少。
為啥人們編故事,愛拿人參說事啊?還不是這玩意精貴,老采參人進山,危險和機遇并存,一根人參就能盤活一個家族。
“人參還,還能種出來?”
黃友富的眼珠子都紅了,以前鮑志國只跟他說種藥材,具體種的啥,他也不懂。
早說種人參啊,他不早就同意了!
“咱們種的人參啊,叫林下參,和人參呢,有點區(qū)別。藥用價值肯定不如野生的,但是同樣能賣錢,賣大錢……”
鮑志國自然不懂這些,但是姜顏懂啊!她沒事就給鮑志國補課,搞得鮑志國現(xiàn)在都有點“專家”的意思了。
黃友富聽到鮑志國侃侃而談,眼神中的渴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種藥,真能掙錢?”
“那當然,小姜知青說的,還能有假?”
這小姜知青,在鮑志國嘴里,都要成神仙了。不過勝利大隊的變化,眾人也是看在眼里的,由不得他不信。
“可是,那畢竟是下放的,送到你們大隊,真的沒有關(guān)系嗎?”
鮑志國緊張地看了看四周,湊到黃友富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也不知道鮑志國說了啥,黃友富的表情幾番變幻,一會兒驚訝,一會兒嘆息,一會兒又原來如此的模樣。
“哥哥言盡于此,你好好想想吧!”鮑志國說完,背著手下山了。
黃友富愣在原地足足兩分鐘的時間,最后他一咬牙,一跺腳,轉(zhuǎn)身跟了出去。
他的心已經(jīng)動搖了,拿下清河村,指日可待。
一個月以后,勝利大隊賣出一萬多斤魚,把回款拿到手里的時候,鮑心國的身體都不受控制地哆嗦起來。
好大一筆錢,他長這么大,都沒有見過這么多錢。
按照養(yǎng)魚的工分發(fā)下去,勝利大隊平均每戶能分到手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