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石頭城外,經過第一次會面商談之后,蜀王聽完王離傳達的秦王意志,不禁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是把一顆心放到了肚子里。秦軍這次的目的既然不是來攻滅蜀國的,那就好辦了,一切都可以商量。
對于蜀王來說,雖然說南部的很多地方遭受了秦軍的破壞,烽火狼煙,黎民受苦。但只要王位暫時安穩,那點兒損失也算不了什么。
為了安撫秦軍在蜀地的日子里不要再起什么風波,蜀王下達了嚴厲的命令。除了要求石頭城周圍的居民小心對待勿得招惹是非之外,還拼著肉疼,拿出大量的金銀財寶、酒肉飯食來招待。秦軍上下的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就如同今夜,在秦軍大營之中,又是一場盛大的歡宴。以白發蒼蒼的國相為首,幾位蜀國大臣和將軍作陪,正在紛紛把盞,與大將王黎盡酒言歡。
身為西秦國八大名將之一的王黎,今年不過四十多歲年紀。他自少年時便沖鋒陷陣,屢立戰功。深得秦王聶風器重。再加上膽大心細,善于用兵,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西秦王才把這一次重大的任務,托付給了他。
率軍出征的王黎,心中知道這次的作戰任務非同小可。因此,在出兵之前,他就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而利用小小的借口借道蜀國,只不過是這次以秦國為主發動的戰爭中最開始的一個環節而已。
兵力薄弱的蜀國,根本就不堪一擊。如果不是秦王在現階段還需要利用蜀地的山川優勢作為緩沖,早就一口吞并了。
身負巨大優越感的王黎將軍,在蜀國君臣面前,從來都是俯視般的存在。對于他們的殷勤招待和小心翼翼,他完全是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雖然秦軍中有嚴厲的規定,在作戰期間是不允許飲酒的。但重兵在蜀王城外比在任何地方都安全放心,王黎在這方面卻沒有一點兒的顧慮。
又是一輪酒罷,已經有幾分醉意的王黎,想起今天剛剛接到的來自趙國消息。他沉吟片刻,放下酒杯,輕輕咳嗽一聲,掃視了一眼蜀國相,有些冷淡的問了一句。
“國相大人,這幾日之間,那些糧草籌措的怎么樣了?”
蜀國相辛公在蜀王殿前執掌國政將近二十年,已經輔佐了兩代君王。日夜操勞的胡子都花白了。在這位秦國將軍面前卻是陪著笑臉,一副恭敬卑謙的樣子。聽到他的詢問,連忙笑著作答道。
“得到將軍的吩咐,蜀國上下豈敢怠慢啊!這些盡管放心,早已經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大軍從蜀地離開的時候,所有糧草輜重都將隨軍而行,絕對不會耽擱半分。呵呵!”
其他的幾人也紛紛笑臉隨和。秦國將軍得到保證,放下心來。他重新換上笑臉,哈哈大笑。
“秦國與蜀國一向友好。對于蜀王的這次幫助,本將軍自然會記在心里。這次借道蜀國,并沒有其他的意思。我軍東去之后,必然會還蜀地安寧,這一點兒請國相大人轉告蜀王,盡管放心就好。等到大軍凱旋歸來之日,本將軍必定把蜀王贊助之功,如實稟明我王……到時候秦、蜀兩國的友誼更上一層樓,友好相處。希望國相大人可不要忘了本將軍的好意呀。哈哈哈!”
多年以來殫精竭慮為了弱小的蜀國能夠生存下去而熬白了頭發的辛公,借著酒意的掩飾,吞下了滿嘴的苦澀。此時此刻,縱然是心頭滴血,他也不得不強顏歡笑,以普通人難以承受的屈辱來面對侵略者的得意。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呵呵!大秦兵馬強盛無比,王黎將軍勇冠三軍。這次出征自然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千里之外的趙國別說是根本就不會想到有此劫難,就算是他們早有準備,恐怕也是以卵擊石,難以抵擋將軍的這雷霆一擊!我代表蜀王和上下民眾,在此提前祝賀將軍建立不世之功!請再滿飲此杯……!”
觥籌交錯,滿座皆歡。在一片恭維聲中,幾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