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偉的龍城,如同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一道山崗,平靜的橫亙在東西方向上,擋住了北方而來的寒風,擋住了滾滾煙塵,也擋住了鐵箭怒馬……它就這樣在無形中成為守護背后遼闊中原山河的最后屏障。
龍城四周的箭樓城墻上,至今還殘留著斑駁的痕跡。這都是北胡人留下的。兇悍的北胡鐵騎曾經在這護城河邊飲馬,北胡騎兵更是在這條河里撒過尿。
不過,這些羞辱,在數年之前,都已經被徹底抹平了。那一年,趙王楚烈親自率領著趙、燕、魏、韓、中山這五國的聯軍,以大將元戎為先鋒,北出薊城,與北胡人決戰塞外。凡六戰六捷。無數的慷慨男兒血染沙場,壯烈悲歌……最后終于大破北胡騎兵主力,追亡逐北數百里之外,令北胡人聞風喪膽,元氣大傷。從那時候起直到今天,已經整整十年過去,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大規模的發動過全面入侵。
十年的時光,可以成就一個王國的興盛。更可以衰老一代英雄的容顏。趙王楚烈,這位以剛烈勇敢而著稱于世的王者,也逃不開歲月規律的無情。從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開始,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在所有趙國民眾心里,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作為當時最強的諸侯國之一,趙國政局的任何微小變化,都自然被天下其他國家所密切關注。尤其是趙王楚烈的身體狀況,更是成為無數雙目光關注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盟友還是仇敵,在這小半年的時間之內,明里暗里潛入趙國境內的刺探情報者,不計其數。
這當中自然有數不清的暗中較量,殘酷的互相絞殺。鐵血殺戮與秘密潛伏,諜影重重與波詭云譎,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普通民眾所不知道的角落里發生著。
當然,在趙國民眾眼中,對于現在的安穩生活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聽聞到附近幾個國家在這幾年里發生的烽火戰亂,那些流離失所的悲慘狀況……所有人便都格外的珍惜眼前的一切。而與此同時,在大多數人的虔誠祈禱中,請求上蒼保佑趙王的健康,便成為了最真切的心愿。
而這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幾乎在龍城家家戶戶的祠堂香案上,除了祖先的牌位之外,都不約而同地保留著一個重要的位置。那兒雖然什么也沒有,但所有人卻都知道,那兒供奉的到底是什么!
出于某種禁忌,活人是不能立牌位的。趙國的民眾,也只能用這種方式,無言的表達對帶給他們安穩生活的趙王感激和祝福之意。
許許多多從天下各國來到龍城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目的,剛一開始的時候,都會感到很奇怪。不過等他們知曉這其中所蘊含的深意之后,又無一例外的在心中駭然大驚。
“楚烈在日,趙國不可圖也!”
這句話,幾乎在每一個諸侯國的暗中諜報系統里,都曾經出現在來往的密信中。而這絕對不是夸大其詞,卻是最真切的現實。
趙之龍城,位于天下北部中心,阻隔南北,橫貫東西。無疑是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在無數將軍和謀略家的眼中,早已經不知道多少次為他們的大王制定過吞并這膏腴之地的計劃。但最后終于還是都放棄了。
不管是怎樣野心勃勃的王者,還是帶甲十萬的將軍,亦或是運籌帷幄的謀主,就算是他們的計劃做得再完美再周密,也是白費功夫。因為,天下棋盤,縱橫八方,無數的棋子挪來挪去,卻始終繞不開最中心的那一顆!
無數扼腕嘆息的目光中,僅僅只是因為一個人而已。在過去這些年里,只要這個人仍舊坐鎮在龍城之中,哪怕一息尚存,四方兵甲便沒有人敢對準這個方向射出一箭。
龍城西南就是綿延不絕的九行山。一條大江浩浩蕩蕩繞此而過。如此山河之利,為龍城更添壯麗之色。然而,這個殘春將盡的時候,濃重的云層遮蔽了龍城上空,往昔的崢嶸之氣漸漸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