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來無數史書記載中,趙王楚烈之死,無疑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發生在這個春末夏初的許多波瀾壯闊,都是因為這位王者的死去而開始的。
當龍城內外的形勢還顯得撲朔迷離的時候,趙國四周邊境已經是烽火云疾,大軍步步逼近。無論是王廷上下大臣,還是四方的民眾,都感覺到了內心的惶恐。而趙隊的士氣,不可避免的就受到了許多影響。這本來就是沒有辦法的事。即便是再厲害的將軍,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抵擋住敵軍前進的步伐,已經實屬不易。而要想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扭轉戰局,則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國名將元戎之死,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從客觀上來說,他兵敗身死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年紀太大了,又遇到的是秦、魏兩個當世最強國聯軍的攻擊,所以才敗在了秦國將軍王戩的手中。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趙王之死對趙軍將士的打擊而使軍心不振,從而影響到了戰斗水平的發揮,這也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而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一旦有一方面戰場失利,所造成的后果必將是極其嚴重的。西線駐守平陽光至朔門關一線的趙軍,幾乎已經算得上是除了龍騎軍之外最精銳的趙隊了。這次的大敗,將近八萬大軍損失了差不多五萬有余,剩下的兩萬多人馬根本就再難以對抗秦魏聯軍的兵鋒,只得退守梧桐關,死死扼守住這最后一道關口,以為后方趙隊的支援盡可能爭取足夠的時間。
只是梧桐關的守軍將士們,現在還并沒有意識到,龍城方面已經不可能再派出軍隊來支援他們了。趙王死后,沒有人再有這樣的魄力。當浴血奮戰幾日之后,他們等到的卻不是援軍,有使者出龍城驅馳數百里而來,傳達給了他們最新的作戰命令。
“什么!要全軍保存實力退出梧桐關……這是誰下的命令?”
梧桐關守將聽到從使者口中說出的這個命令時,他吃驚的瞪大了眼睛,差點兒以為自己聽錯了。自元戎將軍陣亡后,所有西線趙軍都有他統一指揮。對著強大的敵人,他早已經和手下將士們一起宣誓,要死守梧桐關,直到戰至最后的一兵一卒為止!可是現在卻忽然聽到這樣的命令,簡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這是王子殿下親自所下的命令!怎么,難道將軍還有什么疑問嗎?”
在好幾名千機閣諜士保護下而來的使者,原來的身份是王后身邊的侍從??吹窖矍皫讉€將校的疑惑,他臉上的表情顯得很嚴肅。
“梧桐關是扼守龍城以西防線的最后一道重要關隘。如果這道關城失守,秦魏大軍將會長驅直入,趙國半壁江山將再無險可守!難道王子殿下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嚴重后果嗎?”
連日來的激戰,讓這位將軍和他手下的幾個校尉們一樣,都負傷在身。他的眼睛里充滿了血絲,和麾下面面相覷,實在是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命令!
“王子殿下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將軍只需要遵守命令就行,其他的無需多問!”
使者神色冷冷的回答了他。趙隊在這些年里之所以能夠抗拒北胡騎兵,成為天下強軍之一,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所有軍中將士必須服從命令,才能夠屢屢取得勝利。
“大王不幸離世,趙國遭到敵軍的大舉進攻,這正是危急存亡的時刻。我等軍中將士不知其他,只知殺敵!在這梧桐關頭,全體將士早已立下過血誓,當與關城共存亡……王子殿下的這道命令,如果是為了保存實力,我等情愿抗命!”
卻沒想到,以守城將軍為首的幾名將校都梗著脖子,一副態度堅決的樣子。數日以來,連番苦戰。五、六萬昔日軍中兄弟傷亡在敵軍手下,雙方已經是不死不休。如果就這樣棄城而走,真是比殺了他們還令人難受!但凡是軍中血性漢子,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