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北部要塞上城,在此坐鎮(zhèn)的李穆將軍,經過多日的苦戰(zhàn)之后,終于迎來短暫的休息時間。
連續(xù)兩天的大雨,讓燕國的軍隊被迫停止了進攻。他們需要借著這個機會補充輜重糧草,順便等待已經完全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的秦魏大軍從另一個方向的支援。
上城之戰(zhàn),無論對于趙軍還是燕軍來說,都是一次苦戰(zhàn)。打了這么多天,雙方的傷亡基本差不多。不過,燕軍雖然沒有占到什么太大的便宜,但他們全軍上下卻有很大的信心,攻破上城大敗趙軍,只不過就在這幾天的時間之內而已。
如果認真說起來,燕、趙兩國相鄰,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仇恨。而他們在過去這些年里,曾經聯(lián)手抗拒過胡騎的經歷,更是在彼此將士們中間結下過很深的情誼。但現(xiàn)在,當燕王的野心完全爆發(fā)之后,這些麾下的將士卻不得不與趙軍刀兵相向激烈搏殺,直至發(fā)展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王霸雄圖,終歸塵土!百戰(zhàn)榮耀,到頭來也不過剩下幾聲哀嘆,幾聲悲苦……!
素有文武全才之稱的趙將軍李穆,站在城頭上,看著遠處連綿山巒之間起伏的煙塵,心頭有著無限落寞。
趙王終究還是死了!兩天前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和所有軍中將士一樣,都大哭了一場。現(xiàn)在每個人的臂上都系了黑紗,心中的悲傷久久徘徊,難以消解。
作為趙國最優(yōu)秀的年輕將軍,李穆曾經得到過趙王的特殊提攜,而他更是被寄予厚望。如果說趙軍在元戎、鄭廉城、茍無恤等諸將之后還有誰能夠挑起大梁的話,那么就是非他莫屬了。
而李穆也不負眾望,在從前這幾年里,他數次領兵作戰(zhàn),從來沒有失敗過。這次更是臨危受命,自從來到上城后,他率領著不到三萬的守軍,硬生生的頂住了六萬多燕軍的進攻,把他們擋在了上城一線之外,大半個月的時間沒有再能夠前進一步。這本身已經說明了他的能力。
如果有足夠的條件和時間的話,李穆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出城尋找戰(zhàn)機,大敗燕軍,把他們趕出趙國境內。然而,現(xiàn)在他卻不敢冒這個險。
就在剛剛一個時辰之前,接到的一個最新緊急軍情,讓李穆的心情又沉重了許多。此時他看著城外敵軍燃起的篝火,不再有那種自負和從容。他臉上的抑郁神色,城頭上的所有將校都看得出來。
“梧桐關……終于還是失守了。”
良久之后,李穆輕嘆一聲,把這個消息低聲告訴了身旁的將校們。大家雖然隱約已經聽到了風聲,可是當從自家將軍口中親自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還是大吃了一驚。誰都知道這個消息的背后意味著什么。趙國西部戰(zhàn)線的失利和元戎將軍的陣亡,本來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軍心。而現(xiàn)在梧桐關又失守,秦魏大軍已經無可阻擋。并不僅僅是他們上城守軍有可能會受到三面夾擊,而且更
嚴重的是,從梧桐關至龍城之間數百里一馬平川,根本就無險可守。
“將軍!那我們怎么辦?”
周圍的心腹將校們緊張的看著李穆,等候他做出決斷。如果龍城被攻陷,趙國就隨之滅亡了。那他們在這里堅守還有什么意義呢?可是以上城守軍的力量,根本就沒有辦法分兵再去救援。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也許,到了動用那五萬預備軍隊力量的時候了……。”
李穆的語氣有些無奈。他從龍城帶來的那五萬軍隊,一直沒有讓他們參加戰(zhàn)斗。因為在他的作戰(zhàn)計劃里,是想用上城的三萬守軍拖住燕國的軍隊,給最后的勝利創(chuàng)造時機。
作為熟讀兵書戰(zhàn)策的未來名將,李穆一直堅守在城頭上,隨時觀察著燕軍的任何細微變化。所謂“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比誰都清楚。
隨著天氣的變化和作戰(zhàn)的延長,燕軍當中明顯的已經出現(xiàn)了士氣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