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人生至樂矣!齊王田疆細細回味起昨夜懷中美人的柔若無骨和萬種風(fēng)情,雖然身在宮殿,卻也覺得陶然若醉。
而下面正慷慨激昂的大臣們,自然永遠猜不到自己大王現(xiàn)在想什么。面對著國相的大聲指責(zé),積極主張退兵的幾位議政大夫一起站起身來,毫不客氣的予以了反駁。
“趙國兵力強盛,豈是那么容易能夠滅亡的?國相大人和幾位將軍也未免太樂觀了吧!更何況,如果趙國真的敗亡,其疆土被分割,我們齊國雖然有可能得到一些土地,但由此帶來的禍患,你們想過沒有呢?”
“齊國偏居?xùn)|海,百年以來,被中原之人污蔑為東夷!哼!這口氣我們已經(jīng)忍了很久了。開疆?dāng)U土 ,這是先王留下的遺志!請不要危言聳聽,我等軍中之士不知道會有何禍患!”
看到大王無動于衷,什么事也不管的樣子。齊國相身邊的幾個將軍也終于忍不住,跳出來吹胡子瞪眼睛,開始發(fā)泄心中的不滿。
而議政大夫們則互相對視一眼,又看了看一直袖手旁觀坐在一邊的蘭陵君田無昭,見他微微點頭示意,心中便底氣十足,說出的話也更加尖銳起來。
“你們這些赳赳武夫又懂得什么?天下人都知道,趙王遵奉大周天子,素來沒有什么野心。而對于我們這幾個相鄰的國家,也一直奉行友好相處的態(tài)度。在過去這些年里,如果不是受到故意的挑釁,趙國從來沒有主動挑起過戰(zhàn)爭。就連北胡騎兵,也被他們牢牢的擋在塞外,根本就不會對我們這些國家造成什么威脅。有這樣的好鄰居,是齊國之幸也!”
昂然而立站起來說話的人,是上大夫公孫忌。在各諸侯國之中,代表著一號大臣和二號大臣的國相和上大夫之間,似乎永遠存在著矛盾。而齊國也不例外。公孫家族在齊國是大族,既富且貴,族中子弟遍布王廷內(nèi)外。公孫
忌開口所說出來的話,就代表了齊國大部分貴族的意見。
“公孫大夫,如果老夫沒有記錯的話,當(dāng)初極力鼓動大王出兵的時候,你可不是這樣說的啊……哼!”
幾個將軍怒目橫眉,想要反駁他,卻一時想不出其他的理由。而國相冷著臉及時接過了話頭。朝堂爭鋒,戰(zhàn)場上的將軍們顯然不是諸大夫的對手呢。
聽到國相的反唇相譏,公孫忌臉上神色絲毫未變。這位對齊王投其所好一直受寵的上大夫,非常明白自家大王現(xiàn)在需要的是什么。而他們手中更有足夠的籌碼,可以換來齊王的絕對支持。如果以國相為首的這些家伙們不識時務(wù),他正好樂得羞辱他們一番,讓其下不來臺。
“當(dāng)初是當(dāng)初,現(xiàn)在是現(xiàn)在。時移事異,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里,更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國相大人替大王執(zhí)掌齊國朝政,難道連這樣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嗎?”
“你說什么?簡直就是胡攪蠻纏!如此反復(fù)無常,真是無恥之尤!”
齊國相大怒,指著上大夫公孫忌的鼻子大罵。在齊王的縱容下,這樣的事在以前經(jīng)常發(fā)生,就算是挽起袖子當(dāng)場干仗,也不是沒有過。大家都已經(jīng)對此見怪不怪了。
大商賈出身的公孫忌什么場面沒見過,為了達成目標,即便被人噴一臉唾沫,也能夠唾面自干。被老對手罵幾句,他一點兒都不在乎。臉上不僅不惱,反而露出笑容。
“國相大人,你說的這些話,我并不會否認。但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為了齊國和大王著想!這一點兒,大王自然明白。我就算是為此背負罵名,也是心甘情愿呢!”
“公孫忌,不要在這里大言不慚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爾等極力蠱惑大王退兵,到底居心何在,別以為我不清楚。哼!”
“哦?那我倒要親耳聽聽,國相大人以為我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呵呵!”
“昨日進入你們這些貴族府中的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