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苦寒之地培養出的彪悍氣息,使秦國不乏精兵,也不缺少良將。自從衛鞅子創立了以斬首多少而論功行賞的軍功制度以來,秦國軍隊內涌現出不少勇冠三軍身先士卒的將士。但是,卻一直缺乏真正能夠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戰略大師。名將不少,缺乏帥才。而慰武子的出現,真是讓秦王聶風大喜過望。他意識到,這樣的天縱之才,必將幫助自己完成王朝大業!
英明的君主,不僅善于招攬人才,而且懂得駕馭人才。了解人才的能力特點,揚長避短,讓屬下各盡其能,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讓他們能夠做出最大的貢獻。否則,如果用人不當的話,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還會使人心不齊,各自謀算,造成挽回的損失。
為了社稷大業,秦王聶風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禮賢下士。對于慰武子,簡直如獲至寶。出則車,食則魚這樣的小事就不用說了。他甚至在坐而論政的時候,身穿和慰武子一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飲食。在單獨召見慰武子的時候,都是迎出宮門之外,早早的等候。這樣的禮遇,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后來,更是把秦國最重要的機構勾滅處,交到了他的手上。
對于自己所接受的這些榮耀,慰武子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深深地知道,能夠讓秦王聶風這樣的人物折節下拜,對方所想要的,必定是百倍的報答。秦王被稱為當世梟雄,可不是那么容易滿足的人。
慰武子曾經在私下里對最心腹的人說過幾句話,雖然沒有流傳開來,但卻無疑表明了他對于秦王既想借助又暗自警惕的態度。
“秦王此人,高鼻子,狹長眼睛,鷙鳥胸脯,豺狼之音。這種人缺乏恩惠,心如虎狼。儉約時容易謙卑,如果得志了就會吃人。我不過是一介布衣,但秦王見到我卻往往低聲下氣,不過是想要利用而已……如果秦王真的得志于天下,那么天下人恐怕就都會成為他的奴隸了吧!”
當然,他的這種心思,是絕對不能讓秦王聶風知道的。而慰武子想要實現心中的志向,除了秦國之外,不認為任何其他諸侯國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即便是心中存有警惕,他仍然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在短短十年之內,為秦國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正因為他的巨大功勞,秦王親自賜封他為武平君,幾乎比王室的公子們身份還要尊貴。秦國軍隊在他的策劃下,也戰無不取,攻無不勝。威震天下,為各諸侯國所深深忌憚。
而今天,秦國軍隊在歷經十年不敗之后,竟然在趙國栽了一個大跟頭。所以,慰武子才親自來了。他要會一會年輕的趙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真本事!
不久之后,秦國人運送贖金的車隊,浩浩蕩蕩的進入了龍城。知道這件事的許多趙國民眾,紛紛涌上街頭觀看。他們用驚嘆的目光,看著那些沉重的馬車。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響起,心中的自豪感簡直爆棚!
趙王和將士們簡直太厲害了啊!竟然讓素有虎狼之國稱謂的秦國乖乖的自己把金子運送到了龍城來。這一場戰爭也打的太值了!因為在所有人的一貫認知中,打仗總是勞民傷財的。正是因為這些年來與胡人的戰爭不斷,再加上與秦、魏這幾個諸侯國之間也爆發過幾場大戰,趙國民眾的生活一直都過得不是很好。雖然大家都絕對支持趙王,但因為戰爭而帶來的種種創傷和損失,卻總是難以避免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可是,剛剛登上王位的這位年輕君王,卻給所有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來沒有人能夠想得到,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不僅沒有對民眾生活造成災難。恰恰相反,他們中的許多人很可能會因此而得到巨大的好處呢!
是的,他們聽到的消息并沒有錯,這是國相大人親自對外公布的王令。凡是在這次戰爭中經受損失的趙國民眾,都會得到國家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