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還是秦、魏等諸侯國家,通過不斷的談判和交涉,最終解決了戰爭的遺留問題。
秦國所有被俘的將士,終于離開趙國,回到了秦國的土地上。在這幾個月之內,他們并沒有受到趙國人的羞辱和折磨。恰恰相反,他們不僅伙食不錯,而且那位趙王還為他們特別安排了一些其他的事來做。這當然不是如同從前的俘虜們那樣去做勞役,而是派一些軍中的書記官之類給他們定期的講解一些道理。
后來,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非常喜歡參加這種被趙軍稱之為“上課”的活動。那些趙軍的書記官,明顯顯得非常生澀,一些道理講解的并不是那么清楚。但即便如此,還是讓他們明白了許多從前并沒有聽說過的東西。
“大王,老臣很是疑惑,你費心費力的寫下這么多文字,到底有什么用呢?”
“放心吧,現在也許沒有用,但將來一定會有大用的!”
楚江眠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表情,回答了老國相的疑問。而對方則帶著無可奈何的表情,苦笑著說道。
“老臣是越來越跟不上大王的腳步了。現在每天提醒自己,要多看多學,不懂就問……就像大王所說的那樣,學無止境,事在人為!可是,還是對在大王手中出現的許多新鮮東西,感到費解難懂啊!毫不夸張的說,老臣這幾個月時間里開拓的眼界,比過去這許多年來的所知所聞還要多呢!”
費義的語氣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這并不是他一個人的感想,而是王廷上下所有人等內心深處共同的慨嘆。年輕的趙王是如此與眾不同,他到底還會創造出怎樣的奇跡,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嘛!國相大人又何必自謙呢?你們已經做的很好了。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恐怕很難做出什么事情來。”
“大王,你太謙虛了。根據老臣的所知所聞,你所做出來的這些事情,可并不只是通過學習就能得來的吧?所謂天降其才,生而知之這樣的話,老臣以前并不怎么太相信。可是現在,卻是深信不疑了呢!外界已經有傳言,說大王是天機所兆之人,是肩負天下蒼生福祉而來的……若果真如此,老臣能夠為大王做事,可真是太幸運了!”
看著費義一本正經的嚴肅表情,楚江眠伸手揉了揉額頭,心底有許多無奈,又有幾分慚愧。自己為趙國民眾所做的并不多,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許多開始實行的措施也還并沒有收到什么成效。可即便如此,不管是民間還是王廷內外,已經是一片感恩戴德的贊譽之聲。在這個相對來說還是貧窮的亂世來臨之際,能夠得到溫飽,人有所居,不受顛沛流離之苦。就已經是普通民眾的最大愿望……想起自己微服悄悄出去查看民眾生活時,所親眼目睹的那些心酸景象,他感覺到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國相,諸位!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有朝一日真正達成這個目標!”
“大王胸懷,人所不及!臣等敢不竭盡全力,以效犬馬之勞乎!”
以國相費義為首,所有在場之人無不拜倒在地,感激涕零。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一位君王曾經為勞苦眾生發出過這樣的由衷慨嘆。從今往后,即便為這樣的人效死,也是值得的!
“大王,蘭陵君已經數次邀約,請求大王去他的府中赴宴呢!不知道今晚有沒有空?……呵呵!”
上大夫子仲悄悄地湊到身邊,臉上的笑容似乎有些神秘。也只有他和極少數的人才知道,最近以來,趙王楚江眠正為這件事而有些不便明說的煩惱呢。
“唉!上大夫大人,這幾天實在是政務繁忙,那個……要不然你去跟他說,再過幾天吧?”
楚江眠又一次用力揉著額頭,感覺到自己說出的借口,連自己都覺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