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關前,趙國的大軍終于趕到了。萬馬奔騰,沙塵遮天。看著那奔涌而來的雄壯氣勢,站在關頭的燕國將軍寧虎,臉上的神色異常嚴肅。
根據可靠消息,自雁翎關方向而來的趙國軍隊,總共有一萬多騎兵,兩萬步卒。雖然比較起紫荊關附近集結的六萬燕軍來,對方的軍事力量顯得不足,但寧虎卻一點兒也不敢輕視。
短短十余天時間之內,趙國軍隊就勢如破竹深入燕國六百余里,把燕國守軍打的落花流水,這足以看出這支軍隊的厲害。
不過,對于一個驕傲的將軍來說,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足為懼。更何況,紫荊關六萬精兵在此,可不是吃素的。
知己知彼,方能夠百戰百勝。在離開薊城趕來的路上,寧虎就已經把目前掌握到的情報全部看過了。趙國的后起之秀李穆,他曾經聽說過。但這次統率騎兵作為先鋒的慕容離城,他卻了解的并不多。
寧虎和他手下的將校們仔細的研究過對方的軍事實力。據說這支被趙王楚江眠親自命名為虎賁軍的騎兵部隊,原先的時候只不過有五千騎左右,在雁翎關大捷之后,因為從胡人手中奪得了許多戰馬,才擴充到了現在的萬騎。
一萬多騎兵就能夠這么厲害?寧虎忽然冷冷地笑了起來。因為他也是騎兵將軍,他的手中帶來了燕國最精銳的二萬騎兵!無論如何,這次也要與對方好好的較量一番了。
因為疆域和地形的緣故,如果細說起來,燕國人受到胡騎的威脅,比趙國和其他幾個諸侯國都要大的多。正因為如此,燕國在過去這些年里不惜代價發展起來的騎兵部隊,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而寧虎將軍,作為深受燕王器重的軍中翹楚,行軍打仗自然有他的一套。
而這時遵奉王令來到紫荊關,他的主要作戰目標是李穆,卻不是慕容離城。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名不見經傳的慕容離城,都還不值得如此重視。
然而,站在獵獵大旗之下的寧虎,此時此刻卻絕對料想不到,他很快就會領教到對方少年將軍的厲害了。
風從西北方向而來,帶著鐵血氣息。寧虎微微瞇起眼睛,看著城外遠處隱約出現的騎兵身影,他淡淡的問了一句。
“后方運送輜重和武器之事,都安排好了沒有?”
聽到將軍發問,身邊的部將連忙回答道:“城內各類作戰武器充足,無需將軍擔心,一切后方供應,都安全無虞!”
寧虎點了點頭,在這樣的局勢緊張時候,他相信沒有人敢于懈怠。只要武器裝備充足,后方供應及時,那么不僅紫荊關萬無一失,他對于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具有著充足的信心。不過,他還是又特別叮囑了一句。
“一定要多派斥候,做好后方運輸通道的警戒。命令他們隨時保持與騎兵部隊的聯絡,如果一旦發現趙軍對此有所企圖,立刻隨機而動,堅決殲滅來犯之敵!若有貽誤戰機者,當按軍法從事。從嚴懲處,絕不姑息!”
聽到他嚴厲的語氣,所有將校一齊凜然遵命。誰都知道紫荊關戰場的重要性,而這次戰爭的成敗,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燕國的興衰存亡。如果真的有所閃失而戰敗了,那可真是一場莫大的災難。
紫荊關周圍都是平闊的地帶,而且這座重城十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寧虎別的都不擔心,唯獨后勤補給通道,讓他有些放心不下。因為學過兵法的他非常明白,這樣大規模作戰的武器和后勤輜重供應,是異常重要的。有許多失敗的將軍,正是因為在這方面出現了差錯和遺漏,被敵軍有機可乘而造成的。
正因為他顧慮到了這些,所以特別調集了兩支騎兵部隊,分別駐扎在東城方向,隨時可以快速出動。如果趙軍的騎兵想打這方面的主意,他并不介意將計就計,趁機把他們消滅掉。
當然,在真正的戰爭開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