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這是故意要考究我嗎?這么簡單的問題……呵呵!當然是見仁見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此說起來,倒是老夫多慮了。哈哈哈!”
孟淵又一次釋懷的笑了起來。他本來想要以這種形式提醒楚江眠,他輕身離開趙國后有可能面臨的危險。卻不料對方早就心中有數。這么看起來,這個年輕人果然是胸有溝壑,深不可測啊!
雖然被楚江眠以“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這句話稍微奚落了一下,但孟淵卻一點兒也沒有感到生氣。他和身邊那幾個差不多年紀的博學之士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滿意笑容。不過,他們并不準備這么就此放過他。還沒等楚江眠再說什么,有人在旁邊已經接著說道。
“聽聞趙王年少有為,文韜武略。不僅能夠領兵征戰,更是才華過人。上一次蘭陵君來稷下學宮的時候,曾經贊譽有加,大為稱頌。他親手抄送來的那首蘭陵酒詩,令人吟誦之余,如聞酒香。老夫每次飲酒,必暢讀數遍,實在是喜愛至極呀!如此佳句既然是出自趙王之手,那么今日有緣,又何妨再親題一首,讓我等也領教領教王之胸中錦繡……何如?”
說話的老者臉上都是和藹之色,并不像是故意刁難。而其他人也隨聲附和,看著楚江眠,神色各異,都是充滿期待的樣子。
楚江眠看了一眼那還不知道名字的老者,又看了看袖手旁觀看熱鬧的孟淵,不由苦笑著嘆了口氣。在這些老家伙面前,自己要賣弄學問,無異于班門弄斧。不過要說起隨便胡掐幾篇詩句的話,倒是不必露怯,見機行事,說不定馬馬虎虎可以糊弄過去。
“既然幾位夫子要考究小子,我哪敢不從命呢?只不過小子學識淺薄,如果應答不對,但求不要取笑?!?
剛才和他說話的那老者是一個學究天人的人物,在學問之道上并不遜色于擔任稷下學宮祭酒的孟淵。他非常想親自考究楚江眠的本事,好驗證一下他是不是真的如同傳說中那樣文武全才。見楚江眠一點兒都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倒是讓他感到有些意外。遂笑著點頭說道。
“趙王不要誤會。這不是考究,只是領教……呵呵!”
“那么,夫子要小子怎樣做呢?”
“很簡單。趙王既然倚馬可待就能吟誦出蘭陵美酒那樣的詩句,今日即性而發就行,我等洗耳恭聽?!?
“這樣子啊……?!?
看到楚江眠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孟淵卻不想太難為于這個年輕人。不管怎么說,對方以王者至尊,親自前來幫助齊國,這本身就已經是莫大的情分。他上前一步,接過楚江眠手中的那枚銀杏葉,遙望著西南方向那座雄偉的泰岳山,有些感慨地說道。
“想我大齊之邦,傳自太公,至今已有數百年。巍峨泰岳,浩蕩東海。有禮儀之隆,有山川之美。各種勝跡,數不勝數……就請趙王以此為題,不吝賜以佳句吧!”
楚江眠點了點頭,負手而立,昂然挺胸。眼前風物如過眼云煙,春華秋實不過千年一瞬。有人早已搬過筆墨書柬,聽他大聲吟誦道。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學宮庭院內外,長階上下,親耳聽聞者數十人,無不震驚失色。素來穩如泰山的孟老夫子呆立片刻,俯身拿過剛剛記錄下來的這些詩句,擦了擦眼睛,從頭到尾又認真仔細的看了一遍。即便以他的自負,心中也不由得欽佩不已。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絕妙好辭。哈哈哈!趙王真是我的知己??!”
孟淵抓住楚江眠的手臂,有些略微的失態。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竟然會懂得他心底深藏的志向。就在這一瞬間,好像有一道曙光在他的眼前閃現。難道先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