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不愧是眼光高遠的戰略家。果然是在將來能夠有資格躋身于帝國五虎將的人物。他在第一時間就領悟了楚江眠的真實意圖。此刻從他嘴里對麾下的部將們說出來,不禁由衷的帶著敬佩之情。
放眼當今天下,小諸侯不算,具有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大諸侯總共十二位。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周天子的號令已經對他們毫無作用。之所以諸侯們每年的供奉還照樣送到洛城,不過是想借助于天子的名義,達到自己各種各樣的目的而已。
大周王室就是在這樣的夾縫中生存。如同江河當中的孤島,不一定什么時候從哪個方向打過來的浪頭就把它吞沒了。這些年來所受到的屈辱,也不是沒有過。就像是十年之前的那一次,秦國人借機發難,大軍兵臨城下,如果不是趙王楚烈拼盡全力的解圍,恐怕那一次就真正的滅亡了。
而當十年之后,楚烈已死,秦王的野心重新開始露出來的時候,到底誰才能夠繼續延續大周王室的命運呢?當天子勤王令四出,去求助救兵的時候,天下諸侯沒有一個人可以回應,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大周王室即將面臨的悲慘處境,無疑令許多天下有識之士在感到痛心的同時,更有深深的憐憫之情。無論這個衰老腐朽的王朝有多么不堪,許多人的祖輩或父輩以至于更遙遠的先輩們,都曾經為之效力過。一些心底深處的情懷,并沒有那么容易就泯滅。
如果王室最后的余脈斷絕在宵小之輩的手中,這將會是一件無比令人感到沮喪的事。不僅天下許許多多的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就連身為最忠心于趙國的將軍李穆,也同樣心有戚戚焉!
正是因為有這種感情的存在,當李穆接到趙王楚江眠的親筆傳書,得知他已經親自領兵奔赴洛城勤王的時候,他心中對這個年輕人的敬重便立刻提升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
天下洶洶,數十諸侯,陳兵割據,都驕傲的自稱為英雄。可真正有資格當得起這個稱呼的人,卻從來不敢輕易的把這頂桂冠戴在頭上。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崇高的榮耀,更是一個沉重的責任。只有真正胸懷天下的人,才配稱得上是英雄!
而現在,在李穆和許許多多的人心中,他們只承認兩個人配得上這樣的稱呼。前有楚烈,后有他的兒子楚江眠!
“大王,當你慷慨中州日,便是我趙軍大破胡騎時!……諸將士,可隨我死戰,不負平生!”
所有的趙國將校都同聲低吼了一句“諾”!他們的眼睛在黑暗中閃閃發亮,他們的手臂敲打著堅硬的鎧甲。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即便不是為了任何其他,只是為了那一個人,他們也當死戰到底,為他而戰!
長夜漫漫,逐漸消退。就在這一個夜里,有許多勇敢的人徹夜不眠,已經做好了臨戰前的部署。滾燙的熱血在胸膛中涌動,薄霧和清寒遮不住刀甲的鋒芒。他們枕戈待旦,準備著那一場鐵血大戰的到來。
秋天的北方,本來就是多霧的季節。從下半夜時分開始升起的霧霾,越來越濃,等到早晨的時候,已經遮蔽了整個天地。最嚴重的地方,甚至在丈余之外都看不清道路。一直觀察著天氣情形的李穆,心頭的喜悅簡直無以復加。這真是天賜良機啊!難道連老天爺也要幫忙嗎?
不懂天時不懂地利的將軍,絕對不是一個好將軍。熟讀兵書的李穆,選好這塊有利于阻擊的地形后,心中的勝算已經有五分。而現在看到天降大霧,天時相助,他的勝算又多了三分!
天色還未破曉,兵分兩路分別駐守在兩個方向的趙軍,就全部被動員了起來。就從此刻開始,他們將要踏上戰場。與數十年來最強大的北方敵人,進行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較量。
相距三十里之外,就是胡人大軍暫時駐扎的地方。他們并沒有預感到危機的來臨。當天光微亮的時候,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