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離城當然不是嗜殺的惡魔。死在他手上的人,在他看來都是該死的。這世間本來就沒有那么多是非對錯。如果大丈夫不能快意恩仇,那么即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將毫無意義。
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當他指揮著萬騎精銳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而過,把一切敢于抵抗者都踏為齏粉的時候,他的心中沒有得意,只有冷酷。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并不希望以這種方式重新回到燕國。但上蒼既然已經做出這樣的安排,他便毫不猶豫就下達一切殘酷的命令。
不管是在任何戰場上,都不能有絲毫的憐憫。這是身為一個將軍最基本的素質。穿上鎧甲,騎上戰馬,他的使命就是拼殺,目標只有勝利。
背負著血海深仇的少年,也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命令他的麾下盡量不要傷害普通民眾。雖然在有些時候難以避免,但他已經盡力。戰爭是避免不了傷亡的,想要減少悲劇,便只有用最簡捷最快速的方法來結束。
所以,在慕容離城親自帶領下的虎賁軍,發揮出了他們最強的戰斗力。直到進入薊城,沒有任何一支燕國軍隊能夠阻擋住他們半步。
這樣的一支鐵血騎兵,無疑令人望而生畏。當他們的鎧甲上還帶著血跡,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王城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垂下頭,不敢仰視。
燕王丹和他的王族親信逃跑的很倉促。在王城之內留下來的貴族大臣們還有很多。他們幾乎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就被迫成了征服者的俘虜。趙國軍隊的厲害超出他們的想象,而燕國軍隊的不堪一擊,更是讓他們感到沮喪。如今連燕王丹都逃亡了,沒有人可以預測自己接下來將要面臨的命運。
不過,不甘心接受失敗的還大有人在。類似像現在這樣連王都被攻陷的糟糕局面,雖然已經算得上是十分嚴重。但在從前的時候,也并不是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宮廷叛亂,權力更迭,薊城動蕩不安,往往也正是建立特殊功勛的時候。
燕王丹既然逃亡了,不甘心失敗的許多燕國貴族們,便開始蠢蠢欲動,想要火中取栗,趁著王城之內混亂的時候,重新扶植一位王者,帶領他們完成一場不可能的逆襲!
這樣的想法看似瘋狂,但在這些生性喜歡冒險的燕國貴族眼中,且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事。所謂富貴險中求!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挽狂瀾于既倒,擊敗趙國軍隊,那么毫無疑問,這個已經失去控制的國家,從此以后將會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千載難逢的機會總是留給有野心的人。很快,就在虎賁軍進入薊城一天之后,留在城內的燕國貴族們便開始了秘密的策劃。因為他們忽然發現,這支看上去很厲害的趙國軍隊,好像并不懂得怎樣來控制已經攻下的這座王城。
也難怪他們有這樣的錯覺。按照以往的認知,好不容易占領的敵國重城,當然應該以強有力的手段,來快速的實行控制。四門重兵把守,嚴厲禁止出入,所有街道不許通行,然后挨家挨戶的清剿殘余的敵國軍隊,進行殘酷的屠殺和鎮壓……這些措施,是最起碼需要做的。
可是,這些趙國人除了把那座王宮暫時進行了封鎖之外,其他的卻并沒有去多做什么。他們的大軍甚至都在城外,只不過有兩千多人馬進駐王城,幾個城門也只有少數的守衛者。可以說是極為松懈。
這樣的發現,讓燕國貴族們大喜過望。就在當天夜里,他們便迅速聯合起來,開始謀劃。總共二、三十個實力大小不等的貴族,各自豢養的勢力聯合起來,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雖然他們的戰斗力和裝備也許不如燕國的正規軍隊,但如果在城內忽然發難的話,還是有很大希望能夠取得成功的。最起碼,在野心勃勃的貴族們看起來,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趙國來的將軍雖然據說很厲害,但他只帶領二千人就敢入危城,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