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天結束到初冬開始時分進行的這次龍城之戰,其結局,不僅大大出乎了魏國將軍嚴虎和他麾下將校的意料之外。而且,更是震動了整個天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下格局從此徹底改變。
當然,這些重要意義,現在還很少有人能夠提前意識到。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發生在龍城三個方向上的戰斗,也必將更加慘烈。
就在這年冬天,天氣開始轉寒的時候,天下已經結束或者正在發生的幾場戰爭,令九州四海之內的所有人都緊張的觀望著其成敗。
東海齊國境內已經全部平定下來。北方燕國的戰爭局勢風云激蕩。而中州的烽煙卻已經漸漸平息。雖然圍繞著中州的戰爭余波還在繼續,但大周王朝最后生存地洛城的安全,已經完全不必再擔心了。
發生動蕩的地方,是中州附近那幾個小諸侯原先所屬的地域。在秋天的時候,他們聯合秦國人所發動的叛亂被平息以后,小諸侯們大多已經身死。而那位被生擒活捉的中山侯,落到一個更加悲慘的下場。腦袋被砍下來,掛在洛城的城門外,一直變成了一個骷髏。而他的諸侯封地,也被天子下令褫奪,并且全部賜給了趙王楚江眠。
其他的小諸侯,雖然早早就死了。但他們的諸侯封地也沒有能夠幸免,同樣被大周王室以天子的名義賜予趙國,成為了趙王的封地。
這樣的巨大改變,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所以并沒有引起天下太多的吃驚。趙王楚江眠親率大軍千里勤王的壯舉,早已經廣為傳播。大周王室要給予他獎賞,拿這幾個小諸侯的封地做籌碼,正是勞而不費,又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對于那幾個小諸侯的國中貴族和殘余勢力們來說,他們自然不會就此甘心。諸侯們死了不要緊,還有后來的接班人。可是,如果連封地都被奪走,那可就什么也沒有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五六個小諸侯的殘余勢力們很快就聯和了起來。在趙國軍隊還沒有到來之前,他們打開庫府,搬出鎧甲和武器,把這些力量全部裝備了起來。統計一下總人數,大約也有兩三千之多。再加上暗中聯絡的一些山匪游賊,雖然不可能與趙軍有能力面對面的對抗,但要讓他們在這里站不住腳跟,到時候灰溜溜地撤走,還是很有可能的。
抱著這種心理的反對勢力,甚至到處恐嚇封國內的民眾們,如果有誰敢聽從趙國人的命令,或者是歸附于他們,那么下場一定會很慘!殺光滿門,雞犬不留。就是他們用來對付這些普通民眾的手段。
一直以來深受諸侯壓榨和統治的民眾,雖然對于那幾個壞家伙諸侯的死亡暗自慶幸。但在這樣的威脅面前,他們卻只能乖乖的低下頭,默默忍受,敢怒不敢言。家里值錢的東西,都已經被搜刮一空。而且在這段混亂的時間里,還要經常遭受匪徒們的不時劫掠。日子簡直苦不堪言。
無數人在暗自期盼,等待著趙國人的到來。聽說那位年輕的趙王是個英雄人物。如果他的到來能夠鏟除這些盤踞在諸侯領地的黑惡勢力,那么毫無疑問,就會得到所有人發自內心的擁護。
然而,不久之后,令人失望的消息傳來。說是趙國的軍隊并不會立刻到來。即將代替趙王來接管諸侯領地的人,是那支響應勤王號召從齊國而來的齊軍。雖然還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但那些諸侯殘余勢力立刻就猖獗了起來。他們開始肆無忌憚的公開鼓吹擁護各自諸侯王的后代公子,繼續占據地盤,拒不執行天子詔令。
這樣的有恃無恐,自然是因為他們已經確定了消息的真實性。趙國的那些厲害騎兵已經在趙王的親自帶領下,匆匆忙忙離開了中州。而據說他們之所以撤離的這么急促,那是因為趙國受到了魏國大軍的突然襲擊。龍城危急,旦夕可破。所以那位趙王急著回去救援老巢了,根本已經無暇顧及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