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聶風從來不信其他鬼神之說。在他看來,如果這世間真的有人接近于“神”的話,也就是只有神機子一人而已。那個守護西秦社稷的人,一直為他所深深信服。
而現在,慰武子竟然說那個毛頭小子如此厲害,所作所為幾乎接近于“神跡”,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相信的。但事實就擺在那里,卻又讓他不得不承認,論起來身為后生晚輩的楚江眠,確實是非同尋常,令人難以琢磨。
“楚江眠今年多大?這么多年來,勾滅處難道就對他一無所知嗎?如果早些知道他這么厲害,在他還沒登上王位的時候,就斬草除根,豈不是省卻許多麻煩嗎?!”
秦國相徐公察言觀色。他看到了秦王臉上的怒氣,也自以為窺測到了他內心的不滿。所以,抓住機會開始打擊慰武子所親自掌控的勾滅處了。
秦國王廷上的勢力分為三大部分,互相制衡,已經不是什么秘密。形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本來就是因為秦王的故意放縱。多年以來,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力,他們之間的爭奪從來沒有停止過。
毫無疑問,隨著秦國軍隊在戰場上的不斷失利,代表著軍中勢力的武將們,他們的囂張氣勢已經大為收斂。而長期以來與之針鋒相對的文臣集團,也終于迎來了自己最好的時候。
古往今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更是無法完全避免的。而在王廷內外,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文臣集團們越來越多掌握主動權的時候,武將勢力選擇了退縮,而與武平君所指揮的勾滅處矛盾便突顯出來。這無關于個人恩怨,完全是各勢力背后的利益所造成的。所以,原先一直與慰武子在一些大事上合作愉快的秦國相徐公,便開始尋找各種機會打擊勾滅處的權威,以便于為下一步文臣集團獨掌大權做準備。
慰武子心知肚明。他這樣的人物,本來并不屑于陷入這樣的爭斗。不過,有些時候為了勾滅處的利益而被迫抗爭,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而在最近的軍事失敗中,勾滅處死諜們顯然也負有很大的責任,這讓他有些無話可說。
“國相大人要這么說,就沒意思了!我們都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誰又能夠想得到,就在一年多前還是天下聞名紈绔公子的那個家伙,會在短短時間內發生蛻變,一鳴驚人,震動天下呢!就算是國相和諸位大夫們,當初說起楚烈的兒子,難道不也是一起恥笑過的嗎?”
聽到慰武子的反駁,國相徐公并不氣惱。他臉上的神色不急不躁。不經意的眼神掠過站在前排的幾位大夫,彼此之間已經暗自會意。將軍們和勾滅處既然都不行,也正是顯露他們本事的時候到了!
“武平君就不要在這里強詞奪理了。如果有這些精力,還不如去好好的整頓一下勾滅處。那些家伙現在也太差勁了吧?什么事情都要慢上半拍兒,幾乎都要被趙國的千機閣死死壓制住了。唉!長此以往下去,想要讓將軍們在戰場上打勝仗,可就難嘍!”
國相徐公言辭之中毫不客氣,雖然還沒有嚴厲的指責,但說到這種程度,卻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誰都知道慰武子被秦王以國士相待,這樣讓他下不來臺,已經明顯表明了他們這些文臣集團的態度。
而站在王廷上的十幾個軍中武將出身的大臣,則低頭默然無語。秦國軍隊連續的失敗,損兵折將,尤其是三位名將的死亡,讓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極為沮喪。站在這里說話都直不起腰桿來啊!面對著以國相徐公為首的文臣集團和武平君的勾滅處開始爭奪話語權,他們也只能選擇沉默了。
“勾滅處情報方面的失誤,固然有其客觀原因在內。但秦國軍隊的數次失利,這里面終究還是他們的過失……我愿意為此承擔責任,懇求大王予以責懲!”
慰武子的心胸非常人可比。他絕不愿意為了推卸責任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