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恩記在了心里。他是一個恩仇必報的人。自從跟隨楚江眠之后,開始安定下來。他曾經秘密的再次去蜀國,隨身攜帶大批貴重的禮物,對辛公表達感激之情。
蜀國相辛公當初救他的時候,雖然只是一時意動,敬他是條漢子,并不貪圖他的什么回報。但現在既然聽說白夜已經成為趙王的心腹之人,他自然又驚又喜。身為一個諸侯國家的國相,辛公當然明白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機緣。那位年輕的趙王這幾年來橫空出世,震動整個天下,他的才能和取得的功績有目共睹。如果能夠與這樣的人物取得關系,那么不管是對于蜀國的將來還是民眾的安全,都必將有無盡的好處。
因此,辛公非常高興的接受了白夜的好意,并且把他引薦給蜀王,以此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強與趙國的聯系。蜀王雖然有些懦弱無能,但他可不是傻子。有這樣的好機會不抓住,那還等待何時呢?
于是,大喜過望的蜀王重重賞賜到來的白夜,并且秘密派手下重臣跟著他回去趙國,親自帶給趙王自己的手書,表達與之交好之意。從此之后,蜀國與趙國之間便聯系不斷,暗中的交往越來越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不久之前,白夜又一次來到蜀國石頭城,表達了趙王想要借道蜀地突襲魏國的意圖之后,蜀王和辛公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趙國最近遭遇的情況他們早就聽說了,正在為之焦急擔心呢。卻沒想到,趙王竟然有如此膽略,他從中州千里回軍之后,并不去直接救援趙國,而是出人意料的要襲取魏國大梁!聽明白他意圖的辛公等人心中簡直欽佩無極。此人如此年輕,就有這般手段,不用假以時日,只現在就可以看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的所作所為早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其父楚烈的謀略。
如果趙王真的能夠借此機會一舉而滅掉魏國,那可真是太好了!受夠了這個蠻橫鄰居欺辱的蜀王,早就盼望著這一天了。他立刻派出向導,親自去迎接趙王的到來。
趙國的騎兵并沒有經過石頭城,他們只從蜀國的東部郡縣穿過,然后直接進入了魏國境內。沒有親自見到那位傳說中的趙王,未免讓人感覺到有些遺憾。但趙王給蜀國君臣寫來的親筆書信,還是讓他們感到了無比安心。趙王已經親口承諾,魏國覆滅之后,他會向中州的大周天子表述蜀國的功勞,以天子名義對蜀王進行表彰。這樣的重視程度,對于偏僻弱小的蜀國來說,已經是多少年沒有過的榮耀了。
“惟愿趙王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也!”
蜀國君臣站在石頭城上,對著那支騎兵風馳電掣而去的方向拱手祝愿。似乎那漫天的征塵中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而借道蜀地的趙王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望。當他親自率領英勇的趙軍將士疾馳數百里,飛渡關山直達大梁城下的時候,正好是黎明之前的后半夜時分。而在這支騎兵隊伍里,就有自蜀國而來擔任向導的一支百人小隊。他們的首領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做辛咎,卻正是蜀國相辛公最喜歡的親孫子。而之所以派他追隨在趙王身邊,其中的深意自不待言。
辛咎心情激動的看著前方的那個身影。勒馬而立的趙王,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高大。想起離開家時辛公對他的殷切叮囑,他不禁暗自握了握拳頭,下定了決心。眼前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這位王者,就是指引他以后前進方向的明燈!
而此時的楚江眠,自然無暇去理會別人的心情。他的目光在黑夜里閃爍著光芒,平靜的看著前方雄偉的城墻和堅固高大的城門。毫無疑問,天下名城大梁,易守難攻,想要強行攻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但他本來就沒有強攻的打算。因為,當他能夠帶領大軍來到大梁城下的時候,就已經意味著這座城的城門將會為他打開!現在,他只需要稍待片刻而已。
等待的時間并不長。當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