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夜遁的第二天,困守在荒山的魏國軍隊,便選擇了無條件投降。他們在趙國龍騎軍的面前,卸去盔甲,放下刀槍,然后列成長隊,依次走下山來。
踏著厚厚的積雪,魏國上將軍嚴虎的心中既有無限悲涼,同時也有著幾分解脫后的輕松。他非常慶幸自己當時所做出的正確選擇,放棄抵抗,悄悄觀望。這才保全了魏國大軍剩余人馬的性命。若是一念之差,選擇幫助秦國人的話,那么毫無疑問,現在的下場將會很慘。
在趙國龍城面前,就連尚云白那樣的人物,也寸功未立的鎩羽而歸。更何談其他呢!想到這一點時,嚴虎對于自己前幾天損兵折將的大敗,好像感到也沒有多么不堪了。
天上的雪紛紛揚揚,落在盔甲上,雖然并沒有那么風起。可是這些卸去鎧甲的魏國將士,卻感覺到寒冷刺骨,似乎難以忍耐。他們大多數人都又冷又餓,戰戰兢兢的準備迎接未知的命運。
實在是沒有辦法啊!被斷絕了一切供應來源的這支殘軍,除了投降之外,好像已經沒有別的活路。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沒有魏王的那道命令,他們最終恐怕也是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荒山困守的滋味并不好受,而老天爺更是好像要故意加重他們的苦難,經受一夜寒雪后,魏國人連心中僅存的一點斗志都被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這些投降的魏國將士,在龍騎軍的嚴密看守下,被暫時安置在原先的秦軍大營中。尚云白撤軍之后所留下的這座營寨,完好無損。現在正好安置投降的魏國人。他們被命令在這里安心的等待,卻并不清楚會等來什么。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數日之后。雪早就停了。如果不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不便,今年冬天的這第一場雪,倒是對農事十分有利。趙國除了山河之利外,更有數千里肥沃的良田。眼看著這瑞雪兆豐年的場景,從上到下的趙國人心中都是十分寬慰。
留守龍城負責一切事宜的國相費義,心情自然和大家一樣。他愁苦多日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不管是軍事上所取得的巨大勝利,還是這場及時的瑞雪,都預示著趙國的強盛崛起,已經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擋。
“國相大人,這么多的魏國人待在城外,無所事事的養著他們,每日耗費錢糧,還需要顧及其溫暖,不能太虧待了……唉!我們趙國也太大方了吧!到底如何處置他們,大王難道沒有最新的命令傳回來嗎?”
相比起國相和其他人的喜笑顏開,上大夫子仲則皺著眉頭,一臉不情愿的樣子。這位負責掌管財政大權的重臣,隨著趙國實力的越來越強盛,現在也是越來越把自己手中的權力看的緊了。趙王既然這么信任他,他當然也不能辜負他的信任。因為從大商賈起家的子仲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家業越大,才更越需要精打細算呢!所謂好鋼要用到刀刃上,想要幫助大王實現胸中的宏圖大業,就必須要時時刻刻替他看好庫府,一點兒不必要的浪費都使不得啊!
國相費義和這位上大夫已經打了幾十年交道了,對他的心思一清二楚。如果說從前的時候兩個人為了權力還時常有些爭斗的話,那么到了現在,他已經完全不再在乎這些。既然大家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趙王服務,那么爭來爭去的還有什么意思呢?不過,他對于子仲骨子里難以剔除的商賈本性,還是感到暗自可笑。這老狐貍斂財是把好手,可是論起眼光來,卻還差得遠呢!也許趙王早就看清楚了他這一點,所以才把財政大權全權交付給了他。子仲一副感激涕零、鞠躬盡瘁、恨不得把每一株錢都算的明明白白的樣子,正可以看出趙王的高明之處。
一切都了然于胸的費義,得意的笑了起來。他用手指了指城外的那座大營,白雪皚皚中,正有煙火氣和飯菜的香氣傳來。顯而易見,飯時已到,安安穩穩待在那里的魏國人,又有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