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沖撞,剛剛好地在銃手們的銃中都沒了彈藥的時候冒了出來,拎著馬刀便上前砍殺。
而他對面的,恰好是銃手之后的余知葳。
拋開余知葳好像是個軟柿子這一點,巴雅爾方才藏在人墻之后,好一番觀察,瞧出了許多號令竟是出自這個身量瘦小的家伙。
饒得巴雅爾是胡人,也知曉“三軍毋奪其帥”的道理,哪里樂意放過余知葳,于是抽刀便上。
眼見著巴雅爾的馬刀劈面而來,余知葳猛然出槍迅如龍蛇,鉆過巴雅爾還沒下落的馬刀,一槍往人咽喉上扎。
巴雅爾就勢將馬刀往下落,不往余知葳面上砍了,而是直直下砸,往她的槍桿上砸。
余知葳就勢火繩一扯,一股火花噴射而出,槍桿一旋將巴雅爾的馬刀別了開來。
巴雅爾被噴面而來的火花下了一大跳,趕忙躲避,手上的馬刀也沒了力道。余知葳趁機側身,與他策馬而過,斷了梨花槍上的火花四濺,往巴雅爾后心猛扎過去。
巴雅爾身后一個兵士一聲呼嘯,連人帶馬沖了過去,生生替巴雅爾受下了這槍。那兵士被余知葳從鎖骨頸窩處一槍扎下去,一扎一個洞,鮮血噴泉咕嚕咕嚕一般涌了出來。
余知葳心里暗暗“嘖”了一聲,對著一次失手表達了不滿。
巴雅爾被那兵士擋了一下霎時間就緩過來了,調整過馬身,又沖著余知葳襲來。
那馬刀狠狠沖著余知葳砍削過來,幾乎有意將她的頭橫著一劈兩半,余知葳一驚,下意識就朝后一仰,那馬刀幾乎就緊貼著她的頭皮過去了。
余知葳大熱天的嚇出了一身冷汗,爭先恐后從兜鍪下的額頭上冒了出來。
她幾乎是躺在馬背上和巴雅爾再次錯馬而過。
巴雅爾先前險些被余知葳燒了一臉,雖說躲閃及時,但還是被梨花槍噴出的火花和鐵蒺藜掃了個遍而,如今脖頸處還火辣辣地疼成一片,又折一名兵士,不禁有些惱恨。不過惱怒之余,他似乎也看出了這個瘦小的少年“滑不留手”,好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般,不依不饒地追上來出了第三刀。
余知葳煩不勝煩,梨花槍自腋下肋側而出,槍尾巴上尖銳的槍纂朝外一旋,一槍纂敲在他刀鋒上,發出一聲尖銳的嗚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