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大驚。
這才發(fā)現(xiàn),云氣繚繞間,還有兩位道人,在虛空若隱若現(xiàn)。
其中一名中年道人,不怒自威,面色沉靜如水,目光淡然清冷,帶著七分淡漠,三分審視。
另外一名青年道人,面帶詫異,目光凌厲,神色冷峻,卻又透露著幾分好奇。
這三位大神,哪一個(gè)他都得罪不起,急忙拜見。
“晚輩巫族宗令,拜見元始前輩,拜見通天前輩!”
元始道人微微點(diǎn)頭:“還算知禮!元神不弱,又明天機(jī)變化,倒不像是個(gè)巫族蠻子!”
通天道人冷峻的面容上也略微擠出幾分笑意:“巫族也能有如此靈動的后輩,當(dāng)真是難得。”
但隨后,通天道人話音一轉(zhuǎn):“可惜,是巫族血脈,注定要?dú)膺\(yùn)消減,前途堪憂!”
太上道人撫須微笑:“宗令小友,上次與你坐而論道,獲益良多。
我這太清仙法,也更加完善。
這次請你前來,可愿與我這兩位師弟也探討一下大道至理?”
宗令心中腹誹,這分明就是要將自己軟禁在此,不讓他插手大羿的事情。
至于論道?
或許有一點(diǎn)其中的原因,但是不多。
而且,宗令根本不夠資格與他們論道,不過是把后世的一些理念說出來而已。
無論是太清、玉清還是上清。
那些理念,其實(shí)都是這三位大神自己的東西。
宗令提前將這些內(nèi)容說出來,不過是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而已。
如今這陣勢,自己是鐵定走不了了。
看來,大羿之事,還需要再另外謀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diǎn)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nèi)容!
既然要拉他來論道,宗令也不能白來一趟,總要撬出點(diǎn)干貨,才能不虛此行。
三清如今距離證道,只差臨門一腳。
他們領(lǐng)悟的仙道修行之法,也尚未完善。
同時(shí),也還沒有什么門戶之見。
更不會敝帚自珍,此時(shí),只要他們愿意,只怕連所有家底都會說出來。
可以說,三清如今除了證道混元,心思相對還是比較純粹的。
以后立下大教,有了門戶之見,想要再從他們口中獲得各自的核心精義,只怕是比登天還難。
想到這里,宗令也毫不吝嗇的將《太清元道真經(jīng)》、《玉清胎元內(nèi)養(yǎng)真經(jīng)》、《上清大洞真經(jīng)》等三派經(jīng)典的核心要義,挑挑揀揀的說了說來。
這頓時(shí)就引得三位大神極致的興趣。
因?yàn)椋@都是他們?nèi)缃裾趨⑽虻臇|西。
雖然,其中有些要義聽起來似是而非。
但不妨礙三人挑揀出其中的精華,獲得極大的啟發(fā)。
他們的道,更加圓滿了!
至于宗令,也同樣收益滿滿。
仙道修行之中,許多關(guān)竅更是直接打通。
特別是大羅金仙之后的修行之法,也在與三位大神的相互交流中,不斷被糾正,被完善。
連大羅之前的修行之法,也變得更加圓滿。
往后,宗令的修行,將暢通無阻,直指大道本源。
時(shí)間就這么在不知不覺間流逝。
而洪荒大地之上,卻是哀鴻遍野,一片凄慘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