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
“UCLA客場艱難戰勝了堪薩斯大學,他們在核心球員達倫·科里森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取下了一場尤為珍貴的……”
比賽結束,亞歷克斯·霍恩老生常談一般的開始總結這場比賽,但話說一半就被身側杰夫·范甘迪打斷了——
“不,亞歷克斯,我覺得你說錯了,這支UCLA的核心并不是達倫·科里森,而是韋弗·林,至少這場比賽,UCLA的核心是韋弗·林。”
“雖然這場比賽,他只得到2分,籃板也只有4個,2個搶斷2個蓋帽算是非常亮眼的數據表現,整體上,他的數據并不是那么的突出……”
“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場比賽UCLA之所以能夠獲勝,全靠韋弗·林的防守。”
杰夫·范甘迪簡直就是要把林大浪吹上天了,他甚至自作主張的把UCLA的核心位安在了林大浪的身上。
但只要是看過這場比賽的專家解說、媒體記者以及球迷,都不覺得杰夫·范甘迪此時對林大浪的吹捧過分了。
原因是,這場比賽UCLA能贏,確實是靠林大浪的防守——
開場UCLA劣勢開局,扭轉戰局的,就是林大浪對謝隆·科林斯的關鍵一斷。
此后的比賽,雖然朱·霍勒迪對謝隆·科林斯的單防也很重要,但真正幫助UCLA快速迫近比分、扳平比分乃至反超比分,且一路壓制堪薩斯大學最后獲勝的,是林大浪的防守。
杰夫·范甘迪大吹特吹林大浪,而周邊的吃瓜群眾們,也透過這場比賽,看到了林大浪對這支UCLA的重要性。
比如,作為當局者的本·霍蘭德,就在比賽結束后的采訪中表示——“韋弗·林很重要,他構建了UCLA的防守體系,是今年夏天UCLA最成功的招生,沒有之一。”
沒錯,今年夏天,UCLA最成功的招生,不是這場對堪薩斯大學的比賽中砍下16分4個籃板4個助攻1個搶斷的朱·霍勒迪,而是這場比賽靜靜的等2分4個籃板2個搶斷2個蓋帽的林大浪。
這話一出,也沒有人覺得本·霍蘭德說錯了。
簡單來說就是,UCLA如果沒有霍勒迪,馬爾科姆·李也能夠頂上來,加上達倫·科里森,UCLA后衛線的實力就算有所折損,折損的也不多。
但如果UCLA沒有林大浪,內線的防守,以及一整個防守體系,就爛了。
防守體系爛了,UCLA還想和北卡大學、堪薩斯大學這種頂尖強隊對抗?那是做夢。
就在本·霍蘭德在賽后的采訪中夸贊著林大浪的時候,正主又一次躲進了廁所的隔間里,瞇著眼睛加著點。
這場比賽,UCLA這邊掌控球權的雖然是和林大浪私底下關系很好的霍勒迪,但因為馬基夫·莫里斯從頭到尾死盯林大浪,林大浪并沒有得到太多的得分機會,唯一一次半空位三分的出手,還因為馬庫斯·莫里斯及時趕到給了一個干擾,最終是彈框而出。
而林大浪得到的2分,是他某一次搶下進攻籃板之后的撿漏,而這,還是林大浪頭一次搶到進攻籃板。
此刻,林大浪比較好奇的是,進攻籃板和防守籃板不同,進攻籃板也屬于是進攻屬性,那他搶到進攻籃板,系統會不會給他進攻屬性作為獎勵?
很快,系統就給出了答案——
“兩點進攻屬性?看這架勢,進攻籃板應該是給了進攻屬性點了,那么……”
林大浪突然就有了想法,簡單來說,進攻屬性欄的各種進攻屬性,其實都是互相關聯的,林大浪現在一直加點的三分屬性還好,其他屬性對三分屬性的影響不大。
但剩下的像中投屬性、近投屬性等,對于突破屬性、控運屬性等的要求就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