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分焦灼,但第四節一上來,林大浪和科比都下去休息了,也沒辦法不休息,主要是他和科比都幾乎打滿了前三節的比賽。
這要是還不休息,第四節的決戰怎么打?
林大浪和科比下去休息了,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尼克斯和湖人在缺少當家球星的情況下戰力如何了。
具體來說,尼克斯這邊開始圍繞喬·約翰遜構建全新的戰術體系,戰斗力看著還不錯,畢竟上個賽季,老鷹是靠著以喬·約翰遜為核拿下了常規賽50勝。
湖人則是以保羅·加索爾為核心,要暫時撐住沒有科比的這段時間。
從紙面實力的對比,甚至球員體力層面出發,應該都是尼克斯占優。
紙面實力的對比就不多提了,再怎么說喬·約翰遜都是鷹王,保羅·加索爾可沒有熊王的稱號。
球員體力層面來說,尼克斯整體是劣勢,但從比賽的前三節來看,尼克斯是頂著整體的劣勢和湖人打了一個五五開的。
因此可以說,尼克斯整體的劣勢已經是不存在的了。
反而是湖人,因為加嫂也幾乎是打滿了前三節的比賽,他現在還要作為湖人的核心撐起第四節的開局階段,湖人的體力危機才是更加嚴峻的。
但比賽開戰,事實上的比賽走向是出人意料的,尼克斯這邊,喬·約翰遜的狀態一如既往地糟糕,他連續兩波單打,結果連砸兩記精鐵。
反而是湖人,保羅·加索爾連續得分,原本湖人就領先著1分,轉眼兩三分鐘后,比分的差距就拉開到了7分。
很多人覺得意外,但也有不覺得意外的,比如林大浪、史蒂夫·科爾,這兩人雖然是當局者,卻是一點都不迷的。
說白了就是,這兩支球隊對當家球星的依賴度不同。
表面上看,尼克斯這邊好手眾多,什么德拉季奇、什么喬·約翰遜、還有賈米森,都是能夠自己持球單打自主得分的角色。
但實際上,這些人都是進攻端的好手,狀態好的時候,確實能夠發揮一二,一旦狀態拉胯,就像今天這場比賽,他們就沒什么作用了。
真正決定性的,其實是防守,前文中就提過,尼克斯的防守極其依賴林大浪,可以說本賽季,尼克斯的防守就是林大浪一人撐起。
這不,第四節的開局,少了一個林大浪,尼克斯的防守直接就崩盤了。
場下,林大浪也在和史蒂夫·科爾探討這一問題,科爾的想法是:“要不,你去找唐尼(沃爾什)聊聊,看看賽季中能不能整一個防守型四號位過來?”
雖然是上個賽季后半段才入的尼克斯,科爾就已經很清楚尼克斯內部的生態了,球隊交易和引援的權力被唐尼·沃爾什牢牢掌控在手中,只有林大浪有權插手。
所以交易這事,科爾第一反應就是找林大浪商討一二。
林大浪其實也有他的想法:“一個防守型大前鋒?這可不好找啊……”
說白了,科爾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在關鍵時刻平替林大浪的防守型大前鋒,那就不是一般的防守型大前鋒能夠頂得住的。
而要找一個完美的交易對象,難度就太大了。
想了想,林大浪就提出了一個想法:“其實,我覺得找一個頂尖的側翼封鎖型防守人,可能更容易一些?!?
頂尖的側翼封防者,倒不是說更容易找,而是尼克斯可以給他們更高的地位,比如,直接給個首發的位置。
這樣一來,交易的對象也更愿意加入尼克斯。
“你確定這樣更容易?”
科爾這一反問,問的是唐尼·沃爾什會同意林大浪如此大改尼克斯的側翼?
只能說,科爾還是低估了林大浪,高估了唐尼·沃爾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