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巔峰斯蒂芬·庫里的變態之處就在于此了,一手能夠把自身威脅的區域直接擴大到中圈的超遠三分,對于任何球隊的防守來說,都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林大浪比起前世巔峰的庫里來說更加強大的是,他的進攻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能,就沒有他不會的。
就像這波反擊中的假投真突之后的追身三分,其實林大浪還有其他的處理方式,他還可以用一個進一步的突破,徹底殺穿雷霆的防線,emmm……那是之前一波反擊林大浪的處理方式。
總之就是,在林大浪連得8分之后,雷霆對于這種狀態之下的林大浪,是感受到了棘手。
林大浪的這記三分命中之后,雷霆方面也沒叫暫停,因為暫時來說,斯科特·布魯克斯還想不到處理林大浪的辦法,他只能再等等,看看事態的變化。
比賽繼續,雷霆的回合,杜少雖然剛剛丟了一個,但一方面,對于雷霆來說,肉眼可見的更加穩定的進攻方式,還是杜少。
另一方面,這波杜少完全不想把球讓出去,因為他要打林大浪一個answer ball。
籃球場上的answer ball算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只不過很少有人會選擇挑戰林大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沒辦法,林大浪不僅進攻端是真正意義上的萬花筒,防守端,他的封鎖型防守也不是NBA的那些進攻手所能夠挑戰的。
但杜少,該說不說,他就是那少數的幾個有膽量也有能力挑戰林大浪的存在。
轉身雷霆的這波進攻,對著安德烈·伊戈達拉的杜少,就對著遠處的林大浪勾了勾手指。
麥迪遜一下子就有點興奮了,雖然是林大浪被挑釁,但在這個聯盟越來越鼓勵進攻、鼓勵簡單進攻的時代,這種巨星對撞的戲碼已經變得非常少見了,能夠在這場比賽之中看到林大浪和凱文·杜蘭特針尖對麥芒的對上槍了,大伙還是樂見于此的。
麥迪遜響起了一片尖叫和歡呼,當然絕大多數的吶喊聲,還是在支持林大浪的。
球場上,林大浪也只是聳了聳肩,并未拒絕杜少,他很快就找了個機會,換防到了杜少的面前,這個無數人樂見、以及十分期待的這波一對一,就此開戰了。
林大浪其實是覺得,杜少太年輕了,這波一對一的結局,應該是沒有太多懸念的。
說白了,杜少的得分能力確實很強大,但他的進攻套路著實是不多。
就拿這波弧頂左側的持球來說,杜少擺了個三威脅,但實際上在林大浪看來,杜少哪有什么三威脅,頂多也就兩威脅罷了。
一威脅,是杜少的投籃,二威脅,是杜少的突破。
林大浪暫時放了一點杜少的突破,嚴防死守的是杜少的投籃。
杜少也沒想著要投籃,說白了,這一對一呢,一個簡簡單單的干拔跳投那多無趣啊?
所以這波攻防,杜少選擇的是一個突然啟動的變向突破,說起來,杜少也被認為是變向高手,當年他進入NBA時的模板就是號稱擁有最快第一步的麥迪,麥迪也同樣是一個變向高手。
不過杜少的變向,在身體各方各面的素質完完全全的拉滿的林大浪面前,根本就是不夠看的,說白了,杜少的個子高,變向突破時的重心是有點不穩的,林大浪直接一步逼了上去,用身體對抗的方式,壓住了杜少。
說起來,這波林大浪給到的防守強度,要是換前幾個回合,裁判恐怕立馬就吹哨了。
但這波一對一的噱頭的加持之下,裁判也無動于衷了,沒有吹哨。
林大浪就這樣,靠著他的長臂挾制,把杜少壓制在了三分線往里一步的位置。
在這個位置,杜少就已經是寸步難行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