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檔日期:1996年5月7日 保密級別:機密 解禁期限:六十年
當事人:馮耀發、齊賀詳
四川省西部,有一鎮名叫龍泉鎮,因有一龍泉山和一眼龍泉而得名。相傳在明朝萬歷年間,一鄉民在山上打柴,這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一道雷電過后,只見烏云中飛出一條金龍,盤踞于山上,該鄉民大駭,不敢驚動金龍,故趴在草叢處,一動不動,細細端詳著金龍。只見那金龍盤踞時,龍身不斷扭曲抽搐,似乎很痛苦。久久窺伺的鄉民見此狀況,心中頓生邪念,想擊殺金龍,以此邀功。于是該鄉民抓緊手中砍柴的斧子,正準備走上前去之際,金龍突然抬頭升空,不一會兒就隱入烏云之中。該鄉民扼腕痛惜,感嘆失良機之時,來到金龍盤踞之處,竟然看到一龍仔在“嗷嗷待哺”。該鄉民頓時明白,剛金龍盤踞痛苦扭曲,原來是在產龍仔。這可把剛剛還在扼腕痛惜的鄉民給喜極而泣壞了,拿著這龍仔邀功,其功勞同樣不小,更何況還少了搏擊金龍的周折!
該鄉民于是脫下衣服,準備將龍仔包起,可萬萬沒想到,原本已經隱于烏云之中的金龍再次出現,對著那鄉民就是一個雷劈,好在那金龍只是警告那鄉民不要抱走在龍仔,并沒有想取鄉民性命的意思,所以雷劈之時,有了分寸,雷劈的位置離鄉民差了幾公分。饒是這樣,依舊把那鄉民嚇得半死,那鄉民看著離不遠的雷劈位置,已經被深深擊出了一個深洞,這要是劈在的身上還有命嗎?于是鄉民連忙跪下,對著金龍的方向連連磕頭,以謝不殺之恩。金龍一陣龍嘯,天空中頓時下起了傾盆大雨,由于雨勢過大,那鄉民不得不跑下山去避雨,說來也奇怪,鄉民下山后,山下不僅無雨,還艷陽高照。鄉民百思不得其解。
鄉民回到家后,將的所見所遇告知了鄉里最有見識的百歲叟,百歲叟聽聞金龍在山上產仔,激動萬分,連夜帶著鄉民們跟著那鄉民來到了事發地點。龍仔已然不在,但那雷擊的地方竟然有汩汩的泉水冒出,山上有了泉眼,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百歲叟見多識廣,對這一奇跡的景象說道只有恰如其分的打在龍脈上,才會有這山上龍泉的奇跡。這是上天給我們鄉民的恩賜。”說完,所有鄉民齊齊跪下,朝天空朝拜。百歲叟于是給山起名龍泉山,給這泉眼起名龍泉。
從此以后,龍泉山附近的鄉民都過著風調雨順的生活。
新中國成立后,將龍泉山周圍的地方做了行政規劃,規劃為龍泉鎮。
龍泉鎮依山而建,附近的居民都靠山吃飯,毫無節制的砍伐,讓原本茂密的龍泉山成為了一座荒山,山上的龍泉井也在民國的時候無緣無故的干涸。環境越來越惡劣,只要一下雨,龍泉山因植被破壞,就會發生泥石流的自然災害,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自改革開放以來,龍泉鎮里的很多居民都通過外出務工的機會,紛紛遷出龍泉鎮,久而久之,該鎮僅剩一百四十多戶人家,人口不足五百人。
在這里順便要提一下的是:由于龍泉山在明朝的時候就定義為有著龍脈的山,所以很多鄉民都認為那邊是風水寶地,附近很多鄉民死掉過后,都會葬到龍泉山來,久而久之,這龍泉山就變成了一座墳山。
1996年4月17日,一個再也普通不過的日子,龍山鎮派出所馮耀發和齊賀詳正懶洋洋的犯著春困,兩個人半躺在靠背椅上,半睡半醒著!說實在話,龍山鎮派出所只是一行政編制需要上的產物,它的存在毫無意義,困守著這座荒山,一年到頭,不要說刑事案件了,連民事糾紛都沒有一起,鄉民們要是有個矛盾糾紛,他們更多的是鎮上德高望重的長者,而不靠所謂的警察和法律,在那個地方,家族的族規遠比法律重要。
因此,值班民警馮耀發和齊賀詳在所里犯著春困,是再為正常不過的行為了。
就在這個時候,鈴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