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塘村的人稍微聰明的一點的人已經悔的腸子都青了,心里滴血不止,完了完了,這做的糊涂事 ,絕對要吃族老一頓痛罵。
就算真要找人出氣,也是找許氏娘家,責怪她沒有教好閨女,哪有大張旗鼓鬧上趙家,生怕名聲還不夠臭呢?
有些不講道理的婦人眉毛一挑就想撒潑,楊氏似笑非笑的瞧著她,“嬸子可別說什么難聽話,我這個人最受不得委屈,要是被人罵,肯定回家找哥哥哭去。”
“呸,你仗著你家有個讀書人在村里無法無天了?充大王了?都是地里人,誰比誰高的哪去?一個破秀才也敢拿出來壓人,丟不丟臉??!來來來,你有本事就把我打死,算你家厲害。”她伸長脖子示意往這砍,“老娘這輩子就不是嚇大的,你家這事要是不給個說法,就別想過安生日子。”
“嬸子誤會了,我哥哥就是一個書生,哪有什么本事?不過就是認得幾個字,見識多些。他說我性子軟弱,不怎么會與爭辯,遇到事了就去找縣老爺,他幫我做訟師。嬸子若好好說話,咱們就多說幾句,若是不行,咱們現在就上衙門。我家里有車,這么多人全部能拉上。”楊氏一臉和善,說出來的話卻十分不中聽,“各位嬸子不必焦急,若覺得縣老爺處事不公,咱們還可以敲鑼打鼓在縣里搭個臺子,讓外人來分對錯,要真是我們趙家的不對,是磕頭致歉還是上門賠錢,我們都認?!?
上通村的看熱鬧不嫌事大,趴在院外叫嚷,“老四媳婦,我嗓門大,幫你們喊人,保證叫縣里所有人都知道這事。”
“去縣里的時候把你們家閨女也帶上,說不定就有人瞧上這種吃里爬外的東西,也不怕養個老姑娘在家?!?
“不好好回家教閨女,真有臉上門啊!看來不止許氏娘家是這種德行,他們一村子人都是一樣的貨色?!?
話說的小塘村人臉色難看,去縣里嚷這事?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們,成家可是一輩子的大事,誰家沒個小子,誰家樂意娶媳婦一心顧娘家???
“就算這事跟你們趙家無關,許芳也逃不了?!北娙搜劬娀鸬目粗S氏,“我要去問問她爹娘咋教的女兒,把祖宗的臉都丟盡了。”
楊氏臉色一喜,當即就要給眾人添茶倒水,“還是嬸子講道理,不如先坐下喝杯茶水,大家伙慢慢說?我婆婆也正有幾句話要講。”
慢慢說,說啥呢?聽許氏干的蠢事,留著讓眾人看熱鬧,丟更大臉?
起頭的一個婦人怪腔怪調,“還吃什么呀?你們家地金貴,我們可不敢多踩?!?
一行人高調的來,灰溜溜的走,幾個動手打人的婦人走時還不忘撂狠話,“許芳你等著吧,你家別想有好日子過。”
楊氏微微走幾步,對著眾人的背影大聲招呼,“嬸子下回有空再來喝杯茶水??!”
小塘村好幾個婦人差點被石頭絆倒,一路罵罵咧咧回家。
村里人眼見沒有熱鬧瞧,回家該干嘛干嘛,三三兩兩走到一起,話里話外都是剛剛的事,“這老四媳婦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性子可一點不軟和。”
“張氏都斗不過她,能是個簡單人?人家就是懶的跟我們計較,剛剛那話說的清清楚楚,受了委屈直接去找縣老爺告狀,人家親哥哥可是個秀才, 縣老爺能不幫她嗎?”
“何家的,你叫你婆婆嘴上留點德,別總說人壞話,萬一真要被縣老爺抓走,你們何家還不被人笑死去?!?
何二嬸家的兩個媳婦紛紛抱著孩子快步遠走,等會說來說去又說她婆婆偷漢子身上,沒臉的很。
楊氏確實存了一勞永逸的心,免得村里人真當自己好欺負,說話沒個分寸。她把蓉寶嘉寶喊回家,“瞧你們二伯母熱鬧,也不曉得遮遮自己的臉,丟人?。 ?
蓉寶嘉寶年紀尚小,理解不了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