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清晨。
煙霧像云層一樣籠在村里,家家戶戶熱火朝天,喜氣洋洋。
三房家里架著兩口大鍋,咕咚咕咚的燒著熱水,趙老三趙老四帶著孩子蹲在地上拔雞毛鴨毛。
趙氏則把洗干凈的骨頭放在鍋里燉,地窖拿出來的蘿卜看著還鮮亮的很,刀一放在上面就能聽見清脆一聲。
大塊用鹽腌過的豬肉羊肉和整雞整鴨全部下鍋,大概煮上一個多時辰,肉熟透后全部撈起來,整雞整鴨都沒動刀,準備去祠堂祭祖,還挑了兩大塊肥肉,用碗裝著放到一邊。
撈出七八塊豬羊肉切成小塊給眾人當早食吃,剩下的都切成薄薄的大片,整齊的碼放在碗里。
鍋里只留了一些大骨頭,十幾個大蘿卜下鍋燉煮,稍稍帶點硬芯的時候就得撈出來,免得以后再熱都軟爛成一團。
剛吃完肉的眾人又拿著碗過來吃蘿卜,放點鹽和醬,愛吃辣的還可以加一勺辣子。
滾燙香濃的肉湯一下肚,走到外面都可以脫一件衣裳,蓉寶嘉寶撐的肚子溜圓,但嘴巴一直沒停過。
趙氏忙著剁餡揉面,要炸丸子炸小果,包餃子、包子,做饅頭。
楊氏也在一旁切菜,中午得收拾出一桌好菜,去祠堂祭祖,早點去為好,免得屋內人多,只能擺在外面。
蓉寶拿著碗還想過來吃,楊氏一摸她的肚子,就把人趕走,“歇歇氣再說,堂屋的柜子上有春聯,和你爹拿去貼了。”
“娘,我就只吃一小個,”蓉寶拿手指頭比劃了一下,一個棗子大小。
楊氏的語氣不容拒絕,“待會在吃,肚子里這么多東西,撐著了咋辦。”
蓉寶嘉寶便只能垂頭喪氣的回家糊春聯。
約摸午時前,趙老四就開始搬桌子,他們分家后的規矩是一家祭一天。他嘴巴快,搶了大年三十,反正今天就算不祭祖也得做年夜飯,順便的事,省的以后折騰。
祠堂里面已經有不少村里人,門口的炮竹聲絡繹不絕,大家伙一見面互相問幾句好,就收拾東西祭祖。
“趙四來這么早啊?”
“嬸娘來的更早啊,這都要回去了。”
“去年晚了只能擺在外面,今年干脆來早一點。”婦人把自家的東西都收拾好,空出一個香案前面的好位置。
趙老四桌子還沒搬過去,人先站在那里再說。
桌上總共八個菜,燒魚、燒肉、燒豆腐、炒青菜、蘿卜湯、筍炒臘肉、蒸丸子、干菌炒肉,另有整雞,整鴨,大塊豬肉、羊肉,米酒一壺。
放炮仗,點香燭,燒紙錢,然后喊祖宗過來吃飯,約摸等上一刻鐘的樣子,就可以吹燭火把東西搬回家。
趙老四趁這個功夫把菜給老楊頭都送了一份過去,他一個人難收拾,菜做多了又吃不完,從這邊勻些更好。
從楊家出門后剛好來祠堂收拾東西,趙大郎等人也在。
“四叔,爺爺說讓我看看你有啥要幫忙的沒有。”
幫忙是假,看看他來沒來是真。
趙老頭真怕趙老四拖到天晚地晚,別家祖宗都吃飯睡覺了,他才搬著桌子過來。
“剛要回去,”趙老四一點都沒客氣的喊他幫忙,“你三伯母炸了很多吃食,順便拿些回去。”
趙大郎拒絕,“家里有,奶奶也炸了。”
“你是不……”趙老四那個傻字剛要出口,突然想到今天是大年三十,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便又憋了回去,“我們家做了許多,你拿些給晴姐四郎吃。”
容不得趙大郎拒絕,他一進門就被趙氏楊氏拉進灶房吃肉喝湯,走的時候又帶著一簸箕東西走,還被打趣了幾句,“今年就算了,看來晴姐四郎的份上還有你一口吃的,明年要是不帶個小娃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