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啥事沒有風(fēng)險,”趙老三滿臉不在乎,“想掙錢就得有掙有賠,我先跟你試試。”
趙老大有點遲疑,趙大郎如今不在,他想找個人商量都沒辦法。
趙二郎看了自家爹一眼,立即出聲,“四叔,要是織出了絲綢要賣到哪里去?”
“我在府城有幾個朋友,可以幫我們帶到外面去賣。”
趙老四是不敢跟著商隊跑的,如今家里分家,他萬一被人打成商籍,哭都沒地方哭。
“四叔,那也算我們家一份。”
趙家三房都想做這事,趙老大糾結(jié)半天也點了點頭。
于是趙老四和楊氏又要準(zhǔn)備出遠(yuǎn)門,這就意味著事變多了。
蓉寶嘉寶在睡夢中就聽見噼里啪嗒的聲音,等兩眼迷瞪的起床,就發(fā)現(xiàn)家里堆了很多東西。
蓉寶蹲下身子翻了翻,有一些干菜熏肉,剩下的都是衣服鞋襪,“娘,我們要搬家嗎?”
楊氏把錢匣子藏回去,“這些是送給你舅舅和表哥的。”
蓉寶嘉寶便在屋里轉(zhuǎn)了起來,見有幾個封好的大箱子,上面寫著趙長興、楊章成等。
嘉寶大膽猜測,“娘,你要去京城?”
“京城太遠(yuǎn)了,一來一回大半年都過去了。”楊氏笑道:“你章成表哥馬上就要成親了,這是給他送的賀禮,你們有沒有什么東西要送?”
蓉寶嘉寶其實很少見到章成表哥,因為他常年在外讀書,但每年都能收到表哥送的禮物,有時是一些玩具,有時是書、首飾衣服。
小孩子的心思簡單,有奶就是娘,因此章成表哥在兩人心里的地位很高。
楊氏不知道他們?nèi)诵┦裁礀|西進來,零零散散的,到處放。
禮單上面沒寫全,只說了一句,蓉寶嘉寶給了賀禮。
這幾箱子禮物和二百兩銀票要在十一月多才能抵京,要想收到那邊的回信又得等三個月。
蓉寶有點遺憾自己不能喝喜酒,“娘,章和表哥也會在京城里娶媳婦嗎?”
“你操心這事干嘛?”
“我想喝喜酒。”蓉寶趴在車窗口唉聲嘆氣,“我要是不讀書是不是就能去京城喝喜酒了?”
“想的美。”趙老四瞥了她一眼,“你以為京城那么好去的,三個月的車程,累也累死你。”
“可外面很好玩啊。”嘉寶眼神向往,他看過太多游記了,高山險峻,草原壯闊,江河浩蕩,煙波縹緲,這些都是花溪縣看不到的景色,“先生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想做一個好官,必須低下頭來看老百姓。”
趙老四嘲笑他的異想天開,“三個月一直在車?yán)镖s路,只有晚上才能出去走一走,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還要坐船,你估計一天都受不了。”
“坐車很好玩啊!”蓉寶從花花草草上面收回目光,“而且我還沒坐過船呢。”
雖然已經(jīng)是七月底,但太陽依舊很囂張,楊氏和趙老四把兩人送進學(xué)堂,又去鏢局寄東西,順便領(lǐng)了兩封外地的來信。
都是趙四郎寫的,上面說他又到了一個新地方,會跟著先生去書院聽學(xué),拜會厲害的先生。
除了自己的碎碎念,還有一路的風(fēng)土人情,寫的頗為詳細(xì),楊氏從信里就可以想象出外府的熱鬧繁華。
最后再惋惜自己年紀(jì)小,不能帶家里長輩出門游玩。
趙老四眼睛都有點發(fā)酸,他也大半年沒見到這個兒子,只知道又長高了一點,還花錢在外面買了兩套衣裳,“這游學(xué)咋像到處玩一樣,又吃又喝的,能學(xué)到東西嗎?”
楊氏有點傷感,“人總是要吃喝,沒有荒廢學(xué)業(yè),總能長不少見識。”
“六郎人在外地,生辰都沒法過。”
楊氏想了想,還是借鏢局